碳酸鈣在塑料中的實用技術
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塑料工業的持續發展,各種深加工過的非金屬礦物粉體在微粉化技術的加持下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碳酸鈣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不過,人們并不滿足于碳酸鈣僅僅作為一種填料使用,多年一直不斷挖掘其超微細粉碎后以及填充改性方面更為獨特的作用和功能,希望把碳酸鈣這樣一種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性能優異的量大面廣的粉末產品變成功能性的材料。
可以說,碳酸鈣能化實用技術的研發,不僅可以推動填充改性塑料制品快速發展,而且可以讓碳酸鈣產品的附加值顯著提升,把單純的填充劑變為改性劑和功能性助劑。
近年來針對碳酸鈣在塑料產業實用新技術研究,廣大科技人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一,從加工工藝出發,將碳酸鈣從單純的填充劑變為補強劑,提高塑料基體的力學性能,特別是抗沖擊韌性得以顯著提高。
其二,通過工藝控制,將碳酸鈣作為一種有利于環境消納的功能性助劑添加到塑料中,特別是可降解塑料,使其在消費使用后能迅速回歸自然,為綠色循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其三,開發生產納米尺寸的碳酸鈣并應用于塑料材料,使碳酸鈣顆粒在塑料基體中部分或大部分達到納米尺寸范疇的分散,從而顯著提高填充材料的性能。
此外,無機粉體的加工技術進步推動了碳酸鈣向超細化、分級化、功能化轉變,使其在塑料行業中的應用更加豐富。國內外將方解石類粉碎到一定細度后,再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分散劑、表面改性劑進行濕法研磨、脫水、干燥、粉碎而成為粒徑更細、分布更均勻、表面改性活化后的粉體,在塑料中應用更為寬泛。
濕法活性鈣在塑料制品中的應用性能
來源:朱建軍《無機粉體在塑料中的應用》
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許多新品碳酸鈣在明顯降低產品成本的同時,已經可以讓塑料制品的某些物理性能得到改善,還可節約合成樹脂。尤其是納米碳酸鈣,通過技術控制得到不同形態,使得改性塑料的性能也不大一樣。比如立方形碳酸鈣有助于改善塑料的沖擊性能,而纖維狀碳酸鈣能更好的改善塑料的拉伸性能等。
2021年6月29-30日,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2021全國碳酸鈣產業高值化發展交流大會”將在安徽池州舉行,屆時中國塑協改性塑料專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塑協工程塑料專委會副理事長徐同考教授級高工將作《碳酸鈣在塑料中的實用技術》相關的專業報告,對碳酸鈣在塑料中的應用技術進行詳細介紹,把大家面臨的技術難題進行全面分析,為參會人員和企業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
專家簡介
徐同考,教授級高工,現任中國塑協改性塑料專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塑協工程塑料專委會副理事長。
1985年創辦塑料填充改性企業至今,研制開發新產品2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發表技術論文60余篇,科研成果26項,榮獲科技獎30余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研究推廣碳酸鈣、滑石、云母、硅灰石、粉煤灰無機礦物在烯烴、工程、降解塑料中的應用,積累了豐富的工藝技術與理論水平,奉獻給全國有關行業。
- 2015-04-08
2015新材料發展趨勢研討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新材料發展論壇
2015-04-11- 2015-06-09
2015年復合材料(SMC/BMC GMT/LFTD)模壓成型技術創新和市場開發應用研討會
2015-05-19-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