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革,1968年生。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07年至今任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副主編(Editor)。201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入選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兼任浙江省電池新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和杭州市能源學會副理事長。為第五屆(2003年)杭州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和浙江省“新世紀人才151工程”。
1990年6月和1993年3月在西安理工大學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7月在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為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博士論文獲200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畢業后留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擔任科研和教學工作。1997年12月特批為副研究員,1999年12月特批晉升為教授。2000年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包括儲氫電極合金、輕金屬氮氫化物/輕金屬配位氫化物和氨基絡合物等高容量新型儲氫材料、Ni/MH二次電池、新型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負極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開發工作以及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基礎理論研究。
自1995年以來發表研究論文220余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Energy Environ. Sci.,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等學術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另有著作1部。發表的論文被SCI引用4000余次。論文H因子為36。 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
自1997年以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包括已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國家“973”課題、國家“863”課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與其他高校合作)、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基金、浙江省科技人才專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浙江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在內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來自企業的重大合作項目20余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