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環境監控預警及應急指揮輔助平臺的用戶又看了
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
產品簡介
智能環境綜合平臺集成感知層的環境質量、污染源、揚塵、工況、總量、視頻等各種監控設備,達到“五整合”目標:管理整合、網絡整合、數據整合、應用整合、服務整合。并從根本上促進環境監測信息化、管理決策支持科學化、環境信息服務規范化。
系統功能
一、 環境監控平臺(環保一張圖)
在GIS平臺中集成以下功能:
(1)自動監測
集成空氣自動監測站、水質自動站、噪聲自動站專題,實現實時數據查詢及分析。
基于網格化監測技術,實現區域空氣質量或水質的趨勢分析及預警預報。
(2) 常規監測
綜合展示實驗室常規監測數據,基于GIS實現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功能。
(3)環境專題數據
展現各類環境專題圖數據,例如水源保護區、大氣環境功能區劃、水功能區劃、噪聲功能區劃、生態保護區圖等。
(4)污染源分析專題
(5)污染源在線監控
集成污染源在線監控數據,實現在線監控數據的實時查詢,在線監控系統數據異常的實時報警;同時實現超標報警與應急指揮系統的聯動,自動生成報警信息。
二、應急指揮平臺
(1)應急資源管理
建立集中的應急資源庫,對應急指揮調度過程中所需的資源信息進行集中分類管理,為應急物資調度和后勤保障提供真實準確的應急資源信息。
(2)環境風險源管理
環境風險源信息的準確性是進行環境風險管理的關鍵,而環境風險監控預警管理是環境應急管理的關鍵環節,不僅實現對環境突發事故的預警,同時結合安全監控技術實現對環境安全的全方位、立體化的預警監管。通過拓展環保物聯網的廣度和深度,構建點線面結合、多層次、一體化的環境風險智能感知與傳輸體系,實現環境風險單元—風險源(企業、園區、移動源)—區域環境質量的全面監測。
(3)應急預案管理
應急預案是在貫徹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針對風險源可能出現的事故,為及時控制其危害、搶救受害人員、指導居民防護和組織撤離、消除危害而組織的污染事故處理和救援活動的預想方案。事故發生時,在初步確定污染源頭企業后,可**時間調取該企業應急預案資料,查看企業的應急聯系人員,廠區平面圖、管網圖等信息。
(4)應急指揮調度
實現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全過程的指揮、記錄、跟蹤、查詢、分析和歸檔,實現與各級應急平臺的互聯互通,與事發現場與指揮部和專家的遠程會商等功能。
(5)應急監測管理
實現應急監測方案的編制、監測點位部署和監測數據上報、信息發布功能。
(6)污染模擬及預測
整合各類大氣污染擴散模型、一維、二維水污染擴散模型,結合地圖展現污染擴散趨勢,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7)事故后評估
實現環境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完成后的后期評估,掌握環境突發事件對環境的影響,為環境的恢復提供依據;對處置的方法進行效果評估,形成新的處置預案或對原有的處置預案進行改善,為避免同類突發環境事件和處置類似的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決策依據。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