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學家最近利用一種新方法,成功制造出了硼硅酸鹽玻璃納米顆粒,由于耐熱,這些粒子在微流系統中更加穩定。相關論文9月7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
由于較大的表面積-體積比(surface-to-volume ratio),納米粒子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興趣。在診斷測試和靶向治療中,納米粒子很有希望被用作藥物、抗體或其他化學物質的運輸體。不過,這些應用往往會受到限制,因為當納米粒子遇到溫度上升或者一些特定化學物質后,往往會瓦解分裂或者聚集成團。利用硼硅酸鹽玻璃替代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可以克服這一限制,但由于先驅材料硼氧化物的不穩定性,制造硼硅酸鹽玻璃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最新研究中,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Martin Gijs教授領導的小組利用一種新的工藝——放熱相分離(exothermic phase separation),成功制造和分離出硼硅酸鹽玻璃納米顆粒。與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相比,它對溫度的波動和嚴苛的化學環境都表現出了更強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有望將納米粒子的應用從生物醫學拓展到光學和電子學等多個領域。比如,新的納米顆?捎糜谥圃炀哂懈吖鈱Ρ榷鹊墓庾幽芟镀骷╬hotonic bandgap devices),以及超聲波顯微鏡或化學濾膜中使用的造影劑。(科學網 任霄鵬/編譯)
(《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doi:10.1038/nnano.2008.262,Virendra K. Parashar, Martin A. M. Gijs)
由于較大的表面積-體積比(surface-to-volume ratio),納米粒子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興趣。在診斷測試和靶向治療中,納米粒子很有希望被用作藥物、抗體或其他化學物質的運輸體。不過,這些應用往往會受到限制,因為當納米粒子遇到溫度上升或者一些特定化學物質后,往往會瓦解分裂或者聚集成團。利用硼硅酸鹽玻璃替代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可以克服這一限制,但由于先驅材料硼氧化物的不穩定性,制造硼硅酸鹽玻璃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最新研究中,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Martin Gijs教授領導的小組利用一種新的工藝——放熱相分離(exothermic phase separation),成功制造和分離出硼硅酸鹽玻璃納米顆粒。與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相比,它對溫度的波動和嚴苛的化學環境都表現出了更強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有望將納米粒子的應用從生物醫學拓展到光學和電子學等多個領域。比如,新的納米顆?捎糜谥圃炀哂懈吖鈱Ρ榷鹊墓庾幽芟镀骷╬hotonic bandgap devices),以及超聲波顯微鏡或化學濾膜中使用的造影劑。(科學網 任霄鵬/編譯)
(《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doi:10.1038/nnano.2008.262,Virendra K. Parashar, Martin A. M. Gi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