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十一五”期間,規劃多晶硅建設規模每年達3,000噸,中、遠期規模達5,000—10,000噸,目前已在咸陽、渭南、榆林、商洛等市布局了四條多晶硅生產線。
陜西省發改委9月19日消息,陜西省擁有發展硅產業的資源、技術和產業優勢。“十一五”期間,全省規劃多晶硅建設規模達3,000噸/年,中、遠期規模達5,000-10,000噸,并配套建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等光伏產業項目。
目前已在咸陽、渭南、榆林、商洛等市布局了四條多晶硅生產線。其中陜西省有色集團咸陽1,250噸/年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已于2007年啟動,2008年底有望建成;陜西恒源煤電(600971,股吧)集團有限公司神木年產1,500噸多晶硅和陜西威斯特硅業有限公司澄城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近期已備案,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將盡早開工建設。
待上述多晶硅項目及延伸的下游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元。
陜西省發改委9月19日消息,陜西省擁有發展硅產業的資源、技術和產業優勢。“十一五”期間,全省規劃多晶硅建設規模達3,000噸/年,中、遠期規模達5,000-10,000噸,并配套建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等光伏產業項目。
目前已在咸陽、渭南、榆林、商洛等市布局了四條多晶硅生產線。其中陜西省有色集團咸陽1,250噸/年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已于2007年啟動,2008年底有望建成;陜西恒源煤電(600971,股吧)集團有限公司神木年產1,500噸多晶硅和陜西威斯特硅業有限公司澄城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近期已備案,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將盡早開工建設。
待上述多晶硅項目及延伸的下游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