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化集團“雙超百億”基地成功落戶后,昨日新津縣又迎來了一個“重量級”新材料項目——香港海貫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球形硅微粉、年產2000噸碳化鎢及年產2000噸碳化鎢球化項目正式簽約,將投資4000萬歐元,在新津工業園區建設全球最大的硅微粉新材料基地。據悉,項目建成后,應用與航空航天事業的高科技材料——高品質球形硅微粉和球形碳化鎢將不再依賴國外進口,實現自主生產。
據香港海貫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光榮介紹,利用二氧化硅球化技術生產的球形硅微粉是廣泛應用于IT行業以及軍事、航空航天行業的高新產品。由于其技術含量非常高,全世界只有德國、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才能生產,以前我國一直依賴進口,不僅成本相當高,受到的限制也很大。作為國家信息產業部批準的國家級新材料基地,企業引進了加拿大的技術,由中科院過程研究所原所長鄭國樑擔綱技術研發,將采用射頻等離子生產球形微粉技術,打造年產3000噸球形硅微粉、年產2000噸碳化鎢及年產2000噸碳化鎢球化項目。今后,新津縣的基地不僅將填補我國生產該種產品的空白,還將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級球形硅微粉的生產基地。
“新津縣投資環境優越,服務效率高,同時是四川省成都市著力打造的新材料基地,具有極強的產業聚集和配套能力,非常適合我們的項目落戶。”肖光榮表示,他們僅僅經過了三次洽談便基本確定了在新津的投資意向,而如此重要的大項目,僅僅10天就正式落戶了,“我們自己都覺得是一個奇跡。”
“作為成都市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海貫公司的項目將為我們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簽約儀式上,新津縣委書記孫建軍激動地表示。據悉,項目總建設投產期為36個月,廠房及第一期項目6條生產線將于1年內建成。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到5億元以上,年納稅將達到5000萬元以上。
據香港海貫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光榮介紹,利用二氧化硅球化技術生產的球形硅微粉是廣泛應用于IT行業以及軍事、航空航天行業的高新產品。由于其技術含量非常高,全世界只有德國、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才能生產,以前我國一直依賴進口,不僅成本相當高,受到的限制也很大。作為國家信息產業部批準的國家級新材料基地,企業引進了加拿大的技術,由中科院過程研究所原所長鄭國樑擔綱技術研發,將采用射頻等離子生產球形微粉技術,打造年產3000噸球形硅微粉、年產2000噸碳化鎢及年產2000噸碳化鎢球化項目。今后,新津縣的基地不僅將填補我國生產該種產品的空白,還將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級球形硅微粉的生產基地。
“新津縣投資環境優越,服務效率高,同時是四川省成都市著力打造的新材料基地,具有極強的產業聚集和配套能力,非常適合我們的項目落戶。”肖光榮表示,他們僅僅經過了三次洽談便基本確定了在新津的投資意向,而如此重要的大項目,僅僅10天就正式落戶了,“我們自己都覺得是一個奇跡。”
“作為成都市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海貫公司的項目將為我們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簽約儀式上,新津縣委書記孫建軍激動地表示。據悉,項目總建設投產期為36個月,廠房及第一期項目6條生產線將于1年內建成。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到5億元以上,年納稅將達到5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