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承擔的福建省納米材料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福建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福建省第一個通過驗收的省級工程實驗室。目前,全省已批準建設10個省級工程實驗室。
福建省納米材料工程實驗室自2006年開始組建,項目工程總面積1938平方米,投資1787多萬元,主要用于實驗室改造裝修和儀器設備添置。建設了納米光電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吸附材料、納米生物材料、納米材料應用開發研究、納米材料制備技術研究等6個技術研發平臺和1個檢測分析中心,滿足了納米材料的性能與結構研究、合成與制備、應用與開發的需要。建立了開放流動的人員選聘機制,實行開放、流動、多方位協作研究的發展模式,基本建成了納米技術工程化人才培養基地。
項目建設期內,實驗室圍繞納米分子材料合成與結構調控、光電子納米陶瓷材料及器件、復合功能納米材料與應用以及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物理效應關系等方面開展了研發工作,承擔了5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了SCI論文160多篇,申請了專利60多件,取得了多項具有國內領先(部分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部分成果已實現了產業化,在能源、新材料、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得到應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福建省發改委林錫能副主任參加了驗收會,他強調,工程實驗室應建設成為吸納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的高地,促進成果、人才、設備等科技資源的整合,促進研發與企業、產業的有效結合,為福建省海西建設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福建省納米材料工程實驗室自2006年開始組建,項目工程總面積1938平方米,投資1787多萬元,主要用于實驗室改造裝修和儀器設備添置。建設了納米光電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吸附材料、納米生物材料、納米材料應用開發研究、納米材料制備技術研究等6個技術研發平臺和1個檢測分析中心,滿足了納米材料的性能與結構研究、合成與制備、應用與開發的需要。建立了開放流動的人員選聘機制,實行開放、流動、多方位協作研究的發展模式,基本建成了納米技術工程化人才培養基地。
項目建設期內,實驗室圍繞納米分子材料合成與結構調控、光電子納米陶瓷材料及器件、復合功能納米材料與應用以及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物理效應關系等方面開展了研發工作,承擔了5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了SCI論文160多篇,申請了專利60多件,取得了多項具有國內領先(部分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部分成果已實現了產業化,在能源、新材料、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得到應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福建省發改委林錫能副主任參加了驗收會,他強調,工程實驗室應建設成為吸納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的高地,促進成果、人才、設備等科技資源的整合,促進研發與企業、產業的有效結合,為福建省海西建設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