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有地緣和資源優勢,怎樣依托優勢,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近日,隨著這個市重點推進的多晶硅項目廠房完工,電石大化工項目一期電石車間主體工程封頂這些投資規模超十億項目的加快建設,該市經濟合作區今年迎來了新興產業的投資熱潮。一個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項目,正在擴大產業規模,做大產業集群,并在向全力打造多晶硅及光伏產業園區的目標邁進。
為光伏產業打好硅業基礎
俄羅斯電力資源豐富,而且電價低廉。黑河市充分發揮沿邊開放的優勢,從2002年起引進俄電,建立新興原材料加工區,成為吸引客商的一片熱土,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經過幾年的發展,俄電加工區入園企業已達9家,一個以工業硅和碳化硼為代表的新興原材料產業實現了規模效應,初步形成了硅基、硼基及有機化工、進出口加工和國際物流等產業格局。目前,工業硅和碳化硼產能分別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截至2008年末,已累計進口俄電13.9億度,生產工業硅1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上繳稅金1.06億元。俄電工業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重要支柱。也為合作區用3年時間,爭取園區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工業增加值6億元、稅金3億元的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提高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條,讓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合作區規劃了從工業硅發展到太陽能電池產業鏈中關鍵一環的多晶硅項目,并全力扶持寧波合盛集團開工建設硅項目,目前已累計投入3.54億元,預計到年底1000噸多晶硅生產線將建成投產。
創建我省第一家光伏產業園
為搶占光伏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將園區建設成多晶硅及光伏產業園,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這個市通過對我國南方有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就光伏產業發展進行深入考察和調研,并委托四川大學編制了《硅材料及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初稿),并同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而且,該市發展硅基新材料基地得到了省領導的充分重視,被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省八大經濟區發展規劃。
按照《規劃》,該市發展多晶硅產業的思路是:把握世界新能源及電子集成電路發展的大趨勢,抓住國內外對光伏產業大力扶持的有利契機,借助俄廉價電力資源,依托合作區硅基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以發展多晶硅項目為突破口,通過創造良好的機制、政策、融資、人才等創業創新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企業,高起點發展光伏產業。
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到2013年光伏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0億元、利稅總額20億元。多晶硅產能達到1萬噸,實現業務收入60億元;硅片產能達到400MW,實現業務收入50億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能達到100MW,實現業務收入20億元;切割液、氮化硅、電極材料等輔助配套產業實現業務收入10億元。培育銷售收入億元的企業5家,過10億元的企業2家。做強做大光伏產業這篇大文章,讓新興產業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合力保障推動光伏產業
為推動光伏產業大發展、快發展,這個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多晶硅和光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全市光伏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目標,研究確定重大項目和產業布局。在政策保障上,優先保障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發展的電力供應,優惠提供建設用地和生產廠房,確保原材料供應和環保達標。對光伏產業加快項目審批,并實行光伏企業財政獎勵政策,吸引投資,筑巢引鳳。
在人才保障上,依托光伏產業項目建設,以各種形式引進國內外學科帶頭人、海內外研發、管理人才來黑河開展項目開發、技術合作和創新創業。設立引進高端光伏人才基金,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激勵政策。對引進的高層次光伏技術管理人才,在住房、工作條件、工作經費、生活補貼等方面提供優厚待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借資借力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力爭在國內多晶硅及光伏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為光伏產業打好硅業基礎
俄羅斯電力資源豐富,而且電價低廉。黑河市充分發揮沿邊開放的優勢,從2002年起引進俄電,建立新興原材料加工區,成為吸引客商的一片熱土,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經過幾年的發展,俄電加工區入園企業已達9家,一個以工業硅和碳化硼為代表的新興原材料產業實現了規模效應,初步形成了硅基、硼基及有機化工、進出口加工和國際物流等產業格局。目前,工業硅和碳化硼產能分別占到全國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截至2008年末,已累計進口俄電13.9億度,生產工業硅1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上繳稅金1.06億元。俄電工業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重要支柱。也為合作區用3年時間,爭取園區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工業增加值6億元、稅金3億元的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提高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條,讓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合作區規劃了從工業硅發展到太陽能電池產業鏈中關鍵一環的多晶硅項目,并全力扶持寧波合盛集團開工建設硅項目,目前已累計投入3.54億元,預計到年底1000噸多晶硅生產線將建成投產。
創建我省第一家光伏產業園
為搶占光伏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將園區建設成多晶硅及光伏產業園,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這個市通過對我國南方有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就光伏產業發展進行深入考察和調研,并委托四川大學編制了《硅材料及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初稿),并同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而且,該市發展硅基新材料基地得到了省領導的充分重視,被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省八大經濟區發展規劃。
按照《規劃》,該市發展多晶硅產業的思路是:把握世界新能源及電子集成電路發展的大趨勢,抓住國內外對光伏產業大力扶持的有利契機,借助俄廉價電力資源,依托合作區硅基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以發展多晶硅項目為突破口,通過創造良好的機制、政策、融資、人才等創業創新環境,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企業,高起點發展光伏產業。
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到2013年光伏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0億元、利稅總額20億元。多晶硅產能達到1萬噸,實現業務收入60億元;硅片產能達到400MW,實現業務收入50億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能達到100MW,實現業務收入20億元;切割液、氮化硅、電極材料等輔助配套產業實現業務收入10億元。培育銷售收入億元的企業5家,過10億元的企業2家。做強做大光伏產業這篇大文章,讓新興產業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合力保障推動光伏產業
為推動光伏產業大發展、快發展,這個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多晶硅和光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全市光伏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目標,研究確定重大項目和產業布局。在政策保障上,優先保障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發展的電力供應,優惠提供建設用地和生產廠房,確保原材料供應和環保達標。對光伏產業加快項目審批,并實行光伏企業財政獎勵政策,吸引投資,筑巢引鳳。
在人才保障上,依托光伏產業項目建設,以各種形式引進國內外學科帶頭人、海內外研發、管理人才來黑河開展項目開發、技術合作和創新創業。設立引進高端光伏人才基金,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激勵政策。對引進的高層次光伏技術管理人才,在住房、工作條件、工作經費、生活補貼等方面提供優厚待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借資借力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力爭在國內多晶硅及光伏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