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能源中多晶硅是否真正過剩,駱志剛坦言:“我認為,新能源產能過剩并不是真正的過剩。”
與外界指出“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不一樣,駱志剛用“空間錯位”來解釋目前的現象:“2007年中國很多多晶硅投產,想賣給國外,但是當國外出現金融危機,財政補貼等沒有到位,自然就會導致國外的消費下去了,而中國的消費又跟不上,所以中國根據樂觀估計而設置的產能,一下就導致了空間錯位了。”
駱志剛指出,此類新能源發展存在潮涌現象,“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大家一有意識,不過一兩年的時間馬上產能過剩,其實它是相對過剩,長期來說肯定沒有過剩。”
與外界指出“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不一樣,駱志剛用“空間錯位”來解釋目前的現象:“2007年中國很多多晶硅投產,想賣給國外,但是當國外出現金融危機,財政補貼等沒有到位,自然就會導致國外的消費下去了,而中國的消費又跟不上,所以中國根據樂觀估計而設置的產能,一下就導致了空間錯位了。”
駱志剛指出,此類新能源發展存在潮涌現象,“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大家一有意識,不過一兩年的時間馬上產能過剩,其實它是相對過剩,長期來說肯定沒有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