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多晶硅副產物四氯化硅的資源化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是多晶硅企業走出當下進退維谷困境的良好途徑——這成為4月14日在北京結束的2010年四氯化硅資源化技術研討會的共識。
CCIN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擁有年產10萬噸的多晶硅產能,但2009年我國多晶硅產量只有1.8萬~1.9萬噸。我國多晶硅生產的主流工藝是采用改良西門子法,該方法的關鍵問題是大量副產四氯化硅。每生產1噸多晶硅就副產15噸四氯化硅。副產物四氯化硅處理是業內“老大難”問題。四氯化硅是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有毒有害液體,不經處理而排放的環境風險很大,為此多晶硅也被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同時,大量副產的四氯化硅如果不能資源化利用,會使得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十分高昂,無力與跨國公司進行競爭。不少采用傳統西門子工藝和改良西門子工藝的多晶硅企業進退兩難。
成都蜀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裁沈祖祥被公認為中國多晶硅業界的權威。他在會上說:“多晶硅的生產實際上就是一個從粗硅到精硅的提純過程。改良西門子工藝中包含的四氯化硅、三氯氫硅、鹽酸等眾多產品都是副產物。如果能回收利用,多晶硅生產就成功了。因此穩定可靠的多晶硅產業化道路是要實現物料、能量的自身循環利用,即把四氯化硅轉化成三氯氫硅,并返回生產系統生產多晶硅才是一條較好的資源化利用路線。”
國內目前多晶硅主要生產企業之一江西賽維LDK光伏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希一認為,四氯化硅的利用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利用途徑。將四氯化硅氫化處理直接用于生產多晶硅是一條路,近年來進展也較快,但是氫化的轉化效率還不能令人滿意,還需要改進。用四氯化硅生產氣相法白炭黑、硅酸乙酯及光纖級四氯化硅也是較好的路徑,但其市場容量有限,無法消化數量龐大的四氯化硅。此外,四氯化硅也可作為生產有機硅產品的原料,這方面技術尚需突破。
CCIN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擁有年產10萬噸的多晶硅產能,但2009年我國多晶硅產量只有1.8萬~1.9萬噸。我國多晶硅生產的主流工藝是采用改良西門子法,該方法的關鍵問題是大量副產四氯化硅。每生產1噸多晶硅就副產15噸四氯化硅。副產物四氯化硅處理是業內“老大難”問題。四氯化硅是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有毒有害液體,不經處理而排放的環境風險很大,為此多晶硅也被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同時,大量副產的四氯化硅如果不能資源化利用,會使得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十分高昂,無力與跨國公司進行競爭。不少采用傳統西門子工藝和改良西門子工藝的多晶硅企業進退兩難。
成都蜀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裁沈祖祥被公認為中國多晶硅業界的權威。他在會上說:“多晶硅的生產實際上就是一個從粗硅到精硅的提純過程。改良西門子工藝中包含的四氯化硅、三氯氫硅、鹽酸等眾多產品都是副產物。如果能回收利用,多晶硅生產就成功了。因此穩定可靠的多晶硅產業化道路是要實現物料、能量的自身循環利用,即把四氯化硅轉化成三氯氫硅,并返回生產系統生產多晶硅才是一條較好的資源化利用路線。”
國內目前多晶硅主要生產企業之一江西賽維LDK光伏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希一認為,四氯化硅的利用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利用途徑。將四氯化硅氫化處理直接用于生產多晶硅是一條路,近年來進展也較快,但是氫化的轉化效率還不能令人滿意,還需要改進。用四氯化硅生產氣相法白炭黑、硅酸乙酯及光纖級四氯化硅也是較好的路徑,但其市場容量有限,無法消化數量龐大的四氯化硅。此外,四氯化硅也可作為生產有機硅產品的原料,這方面技術尚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