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清華大學、遼寧海城福海高檔滑石公司合作完成的“礦物粉體材料表面納米化修飾技術”和“工業礦物原料微細改性與高純化技術”通過了教育部成果鑒定。
礦物粉體填料是一種被大量應用于塑料、橡膠和涂料等行業的新型材料。為了提高填充量,礦物顆粒表面須進行改性處理,以改善無機顆粒和聚合物之間界面的相容性。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針對傳統偶聯劑表面改性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由于礦物顆粒(被粉碎而形成)的銳利棱角和平整晶體解理面問題,提出了“礦物粉體材料表面納米化修飾技術”的概念和技術方法,修飾后的粉體表面包覆了一層納米顆粒,表面尖銳的棱角被包覆的納米顆粒層鈍化,其表面既具備納米顆粒的優異特性,又改變了微米級礦物顆粒的表面特征,從而獲得高性能的復合材料,為國內外首創,應盡快實現產業化生產。
“工業礦物原料微細改性與高純化技術”針對傳統礦物加工設備進行了適應超細粉碎過程的技術改造、優化組合,為社會上存留的老設備改造和高檔次產品生產提供了新技術,達到用普通設備生產800目以上超細粉體的目的。該項目利用管式低速攪拌加熱結合三轉子高速打散的干法改性技術和強化湍流剪切分散的濕法改性技術,為不同細度、不同用途的微細化粉體的表面活化改性處理找到合理的工藝,活化度達到98%以上。該項目利用化學反應和高溫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對石英礦物進行了表面高純化處理,水洗后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參加鑒定的有葛昌純、陳清如、邱定藩、張國成院士等。
礦物粉體填料是一種被大量應用于塑料、橡膠和涂料等行業的新型材料。為了提高填充量,礦物顆粒表面須進行改性處理,以改善無機顆粒和聚合物之間界面的相容性。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針對傳統偶聯劑表面改性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由于礦物顆粒(被粉碎而形成)的銳利棱角和平整晶體解理面問題,提出了“礦物粉體材料表面納米化修飾技術”的概念和技術方法,修飾后的粉體表面包覆了一層納米顆粒,表面尖銳的棱角被包覆的納米顆粒層鈍化,其表面既具備納米顆粒的優異特性,又改變了微米級礦物顆粒的表面特征,從而獲得高性能的復合材料,為國內外首創,應盡快實現產業化生產。
“工業礦物原料微細改性與高純化技術”針對傳統礦物加工設備進行了適應超細粉碎過程的技術改造、優化組合,為社會上存留的老設備改造和高檔次產品生產提供了新技術,達到用普通設備生產800目以上超細粉體的目的。該項目利用管式低速攪拌加熱結合三轉子高速打散的干法改性技術和強化湍流剪切分散的濕法改性技術,為不同細度、不同用途的微細化粉體的表面活化改性處理找到合理的工藝,活化度達到98%以上。該項目利用化學反應和高溫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對石英礦物進行了表面高純化處理,水洗后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參加鑒定的有葛昌純、陳清如、邱定藩、張國成院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