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省”的戰略思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硅資源附加值,推動東隴海產業帶技術升級和江蘇省連云港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公司在中試成功的基礎上,于2006年10月提出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及IC基板用球形硅微粉產業化”項目,以南京理工大學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技術依托聯合獲得了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的支持。
通過三年的努力,在項目負責人李曉冬總經理和技術負責人李鳳生教授的帶領下,雙方合作團隊在球形硅微粉生產技術和關鍵設備方面取得了如下技術突破和創新:1.通過濕磨過程控制和深度去雜優選等方法,對制備原材料深度提純,進一步降低原材料有害雜質含量;2.在深入研究中試階段煅燒硅微粉球形化規律基礎上,設計并制造了產業化規模煅燒爐裝置,得到了球化率好、致密度高的微米級球形硅微粉;3.建立成套工藝自動化控制技術。
2010年6月30日,項目通過了以張耀明院士為主任的省科技廳項目驗收專家組的驗收。在項目驗收會上,驗收專家組認為:1.在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完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及IC基板用球形硅微粉產業化生產線研發及產品開發研究,解決了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的提純去雜濕法球磨粉碎技術、精密分級技術、火焰燃燒球形化煅燒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優化了生產工藝參數,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球形硅微粉生產技術與裝備;2.開發了五大系列球形硅微粉產品,產品具有高耐熱、高耐濕、高填充量、低膨脹、低應力、低雜質、低摩擦系數等優越性能,滿足用戶要求,形成了產業化規模;3.產品各項技術指標率先達到或部分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并填補了國內空白;4.申請專利14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1項;5.在國內制定了《微米級球形硅微粉》系列產品企業標準1項;6.建成了三條球形硅微粉生產線,已形成年產3000噸生產能力,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球形硅微粉產業化,滿足了國內電子封裝市場對高端球形硅微粉的品質要求,部分替代進口,降低了用戶封裝成本。
目前,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超過了以汽車、石油、鋼鐵為代表的傳統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成為改造和拉動傳統產業邁向數字時代的強大引擎和雄厚基石。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競爭的焦點,擁有自主版權的集成電路已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命脈、社會進步的基礎、國際競爭的籌碼和國家安全的保障。
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技術是當代世界高科技發展的引導性領域,集成電路的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世界各國都在競先發展微電子工業,我國也非常重視微電子工業的發展,將其列為國民經濟重點支柱產業給予扶持。近年來,計算機市場、網絡信息技術市場發展迅猛,CPU集成度愈來愈大,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家庭電腦和上網用戶越來越多,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技術依托的微電子工業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處理器,寬帶大容量傳輸網絡,都離不開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硬件支持。
隨著微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對封裝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硅微粉作為EMC的重要支撐材料,不僅要求其粒度符合封裝的特定需求,而且要求其有高純度、低放射性元素含量,特別是對于顆粒形狀提出了球形化要求。由于球形硅微粉有高耐熱、高填充量、低膨脹、低應力、低雜質、低摩擦系數等優越性能,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基板和封裝料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優質填充料。球形硅微粉不僅僅用于高檔的IC封裝,還廣泛用于光導纖維、半導體掩埋絕緣層、光學復合玻璃、化妝品、石油化工等領域。
連云港東海硅微粉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于1984年,是中國最早從事電子級硅微粉生產研發的企業,是蘇北星火帶東海硅資源深加工星火技術密集區創始企業,而且是國內同行業中產銷量大、品種齊全、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硅微粉專業生產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電工、化工等領域,特別在IC集成電路封裝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并行銷國內20多個省市區以及韓國、日本、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連云港東海縣具有“水晶之都”和“東方石英中心”的美稱,硅資源質量和已探明的儲量均居全國之首,此項目的成功完成,使東海硅資源深加工支柱產業實現又一次技術創新和升級,促進了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的技術提升,加快蘇北經濟的工業化步伐,對實現江蘇省建設現代國際化制造業基地的目標有重要作用。這對提升中國硅微粉行業的技術水平,對整個硅微粉行業的技術進步、對電子行業的發展、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三年的努力,在項目負責人李曉冬總經理和技術負責人李鳳生教授的帶領下,雙方合作團隊在球形硅微粉生產技術和關鍵設備方面取得了如下技術突破和創新:1.通過濕磨過程控制和深度去雜優選等方法,對制備原材料深度提純,進一步降低原材料有害雜質含量;2.在深入研究中試階段煅燒硅微粉球形化規律基礎上,設計并制造了產業化規模煅燒爐裝置,得到了球化率好、致密度高的微米級球形硅微粉;3.建立成套工藝自動化控制技術。
2010年6月30日,項目通過了以張耀明院士為主任的省科技廳項目驗收專家組的驗收。在項目驗收會上,驗收專家組認為:1.在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完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及IC基板用球形硅微粉產業化生產線研發及產品開發研究,解決了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的提純去雜濕法球磨粉碎技術、精密分級技術、火焰燃燒球形化煅燒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優化了生產工藝參數,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球形硅微粉生產技術與裝備;2.開發了五大系列球形硅微粉產品,產品具有高耐熱、高耐濕、高填充量、低膨脹、低應力、低雜質、低摩擦系數等優越性能,滿足用戶要求,形成了產業化規模;3.產品各項技術指標率先達到或部分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并填補了國內空白;4.申請專利14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1項;5.在國內制定了《微米級球形硅微粉》系列產品企業標準1項;6.建成了三條球形硅微粉生產線,已形成年產3000噸生產能力,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球形硅微粉產業化,滿足了國內電子封裝市場對高端球形硅微粉的品質要求,部分替代進口,降低了用戶封裝成本。
目前,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超過了以汽車、石油、鋼鐵為代表的傳統工業成為第一大產業,成為改造和拉動傳統產業邁向數字時代的強大引擎和雄厚基石。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競爭的焦點,擁有自主版權的集成電路已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命脈、社會進步的基礎、國際競爭的籌碼和國家安全的保障。
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技術是當代世界高科技發展的引導性領域,集成電路的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世界各國都在競先發展微電子工業,我國也非常重視微電子工業的發展,將其列為國民經濟重點支柱產業給予扶持。近年來,計算機市場、網絡信息技術市場發展迅猛,CPU集成度愈來愈大,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家庭電腦和上網用戶越來越多,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技術依托的微電子工業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處理器,寬帶大容量傳輸網絡,都離不開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硬件支持。
隨著微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對封裝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硅微粉作為EMC的重要支撐材料,不僅要求其粒度符合封裝的特定需求,而且要求其有高純度、低放射性元素含量,特別是對于顆粒形狀提出了球形化要求。由于球形硅微粉有高耐熱、高填充量、低膨脹、低應力、低雜質、低摩擦系數等優越性能,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基板和封裝料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優質填充料。球形硅微粉不僅僅用于高檔的IC封裝,還廣泛用于光導纖維、半導體掩埋絕緣層、光學復合玻璃、化妝品、石油化工等領域。
連云港東海硅微粉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于1984年,是中國最早從事電子級硅微粉生產研發的企業,是蘇北星火帶東海硅資源深加工星火技術密集區創始企業,而且是國內同行業中產銷量大、品種齊全、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硅微粉專業生產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電工、化工等領域,特別在IC集成電路封裝行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并行銷國內20多個省市區以及韓國、日本、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連云港東海縣具有“水晶之都”和“東方石英中心”的美稱,硅資源質量和已探明的儲量均居全國之首,此項目的成功完成,使東海硅資源深加工支柱產業實現又一次技術創新和升級,促進了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的技術提升,加快蘇北經濟的工業化步伐,對實現江蘇省建設現代國際化制造業基地的目標有重要作用。這對提升中國硅微粉行業的技術水平,對整個硅微粉行業的技術進步、對電子行業的發展、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