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新材料產業作為上海市重點發展的三大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南鋼(寶鋼精品鋼)、北化(上海化學工業區基地)格局,從產業類型來講,涵蓋了新型有機材料、無機材料、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建材等門類。
作為全國第一個地方性新材料協會——上海市新材料協會在這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經成為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先進的運做模式和服務理念當值得各地新材料行業中介機構借鑒。為此記者電話采訪了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的陳主任。
服務推陳出新
在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的陳主任看來,協會的職責就是服務——做好政府“參謀”、當好企業“工會”。首先,“協會通過接受政府委托、開展產業基礎資料調查、為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依據來體現自己的政府‘參謀’作用”,陳主任說。據其介紹,今年上半年協會已經組織、參與了制定“十五”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計劃及“2010年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工作;而科技部和市科委下達的“上海市新材料產業中長期發展研究”和市科委下達的“上海市化工新材料技術現狀與發展建議”兩個課題則是協會下半年的重點工作。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協會能夠給政府宏觀決策及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第二,協會還要當好企業“工會”,能夠急會員企業所急、想會員企業所想。例如,針對會員單位需求,協會舉辦了各類專題講座;并積極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維護會員單位利益,熱心做好服務工作。
作為協會工作的一種創新,今年上海市新材料協會還與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共同承辦了“2003年中國(上海)國際新材料與加工、應用博覽會暨研討會”。“展會的成功舉辦,為各地新材料產業的交流與發展搭建了平臺”,陳主任表示。
建立新型協會
采訪中,陳主任表示:“協會的職責已經明確,今后就是要圍繞自己的職責開展工作。”他說:“協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緊抓的重點工作有五項,針對這五項工作,協會已經制定了六條切實可行的措施。”
具體說來,陳主任所提及的五項工作主要包括:一,積極承接新材料、新產品認定工作,制訂認定標準和工作程序,爭取配套政策支持。二,深入開展調研,建立信息采集系統,制訂常效統計制度,定期為政府為會員單位提供可靠的動態信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針對廣泛關心的強勢產業發展策略和共性技術進行專題研究,形成共識,提出措施。三,提高信息發布質量。四,發展會員,擴大覆蓋面,增設專業委員會或分會,加強同專業會員間的交流聯絡。五,加強服務,爭取在2003年下半年籌辦一次科研成果推介會,把在國內技術領先、成熟度高(可直接產業化)、產品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介紹出來,促進產業發展。
而他所提出的六條措施分別是一,發揮理事會,尤其是副理事長作用;二,完善協會秘書處機構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三,爭取承接政體改革后下放的職能;四,建立會員單位走訪制度;五,經常組織專家座談會,依靠專家顧問的聰明才智為本市產業發展出謀獻策;六,加強國內外同行交流,增強與相關協會的交往合作。
“這些工作和措施達到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在兩三年內,使上海市新材料協會成為適應時代要求、具有時代氣息的一流新型協會”,陳主任說,“為此,協會要緊緊圍繞‘發揮上海技術優勢’、‘提高行業技術含量’、‘推動行業技術進步’這三個技術核心,提升新材料產業水準;繼續遵循辦會宗旨,推進上海市新材料行業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產業管理信息化,機制運作市場化,行業自律規范化。”
作為全國第一個地方性新材料協會——上海市新材料協會在這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經成為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先進的運做模式和服務理念當值得各地新材料行業中介機構借鑒。為此記者電話采訪了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的陳主任。
服務推陳出新
在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的陳主任看來,協會的職責就是服務——做好政府“參謀”、當好企業“工會”。首先,“協會通過接受政府委托、開展產業基礎資料調查、為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依據來體現自己的政府‘參謀’作用”,陳主任說。據其介紹,今年上半年協會已經組織、參與了制定“十五”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計劃及“2010年上海市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工作;而科技部和市科委下達的“上海市新材料產業中長期發展研究”和市科委下達的“上海市化工新材料技術現狀與發展建議”兩個課題則是協會下半年的重點工作。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協會能夠給政府宏觀決策及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第二,協會還要當好企業“工會”,能夠急會員企業所急、想會員企業所想。例如,針對會員單位需求,協會舉辦了各類專題講座;并積極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維護會員單位利益,熱心做好服務工作。
作為協會工作的一種創新,今年上海市新材料協會還與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共同承辦了“2003年中國(上海)國際新材料與加工、應用博覽會暨研討會”。“展會的成功舉辦,為各地新材料產業的交流與發展搭建了平臺”,陳主任表示。
建立新型協會
采訪中,陳主任表示:“協會的職責已經明確,今后就是要圍繞自己的職責開展工作。”他說:“協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緊抓的重點工作有五項,針對這五項工作,協會已經制定了六條切實可行的措施。”
具體說來,陳主任所提及的五項工作主要包括:一,積極承接新材料、新產品認定工作,制訂認定標準和工作程序,爭取配套政策支持。二,深入開展調研,建立信息采集系統,制訂常效統計制度,定期為政府為會員單位提供可靠的動態信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針對廣泛關心的強勢產業發展策略和共性技術進行專題研究,形成共識,提出措施。三,提高信息發布質量。四,發展會員,擴大覆蓋面,增設專業委員會或分會,加強同專業會員間的交流聯絡。五,加強服務,爭取在2003年下半年籌辦一次科研成果推介會,把在國內技術領先、成熟度高(可直接產業化)、產品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介紹出來,促進產業發展。
而他所提出的六條措施分別是一,發揮理事會,尤其是副理事長作用;二,完善協會秘書處機構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三,爭取承接政體改革后下放的職能;四,建立會員單位走訪制度;五,經常組織專家座談會,依靠專家顧問的聰明才智為本市產業發展出謀獻策;六,加強國內外同行交流,增強與相關協會的交往合作。
“這些工作和措施達到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在兩三年內,使上海市新材料協會成為適應時代要求、具有時代氣息的一流新型協會”,陳主任說,“為此,協會要緊緊圍繞‘發揮上海技術優勢’、‘提高行業技術含量’、‘推動行業技術進步’這三個技術核心,提升新材料產業水準;繼續遵循辦會宗旨,推進上海市新材料行業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產業管理信息化,機制運作市場化,行業自律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