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基于納米技術的藥物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但胰腺癌治療領域一直沒有納米載體藥物出現。日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醫師郝繼輝帶領課題組,設計出新型多層混合型納米載體,填補了該領域空白。研究成果已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胰腺癌是臨床上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癥,5年生存率低于5%,堪稱“癌中之王”。郝繼輝指出,對于胰腺癌的治療,目前外科手術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手段,但由于早期癥狀隱匿,僅有20%的患者在就診時有手術機會。多數患者只能接受姑息化療,化療藥物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遠期生存。然而,在臨床工作中,許多胰腺癌患者面臨無藥可治和無藥可選的境地。郝繼輝介紹,2011年,國際最權威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提出,運用“FOLFIRINOX方案”治療胰腺癌,首次實現將轉移性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由對照組的6.8個月提高到11.1個月。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在后續的臨床實踐中,卻發現該方案存在著嚴重不良反應,強烈的副作用導致其無法真正應用于臨床。此次,郝繼輝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多層磷脂—聚合物混合型納米載體,在藥物效果提升的同時降低了毒性。此項成果解決了胰腺癌治療中的一大難題,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胰腺癌是臨床上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癥,5年生存率低于5%,堪稱“癌中之王”。郝繼輝指出,對于胰腺癌的治療,目前外科手術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手段,但由于早期癥狀隱匿,僅有20%的患者在就診時有手術機會。多數患者只能接受姑息化療,化療藥物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遠期生存。然而,在臨床工作中,許多胰腺癌患者面臨無藥可治和無藥可選的境地。郝繼輝介紹,2011年,國際最權威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提出,運用“FOLFIRINOX方案”治療胰腺癌,首次實現將轉移性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由對照組的6.8個月提高到11.1個月。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在后續的臨床實踐中,卻發現該方案存在著嚴重不良反應,強烈的副作用導致其無法真正應用于臨床。此次,郝繼輝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多層磷脂—聚合物混合型納米載體,在藥物效果提升的同時降低了毒性。此項成果解決了胰腺癌治療中的一大難題,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