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陶瓷原料礦物資源十分豐富,陶瓷原料礦點分布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我國陶瓷企業在長期的開發利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經驗,創造出很大的經濟效益,其概述如下。
陶瓷粘土:如依據最新統計資料,全國已經探明的陶瓷粘土礦床達到180余處。其中高嶺土礦床,湖南占全國的29%,其次有江蘇、廣東、江西、遼寧、福建等省,探明的儲量均達到1000萬噸以上。福建省龍巖發現了我國目前最大的高嶺土礦,其儲量高達5400萬噸。瓷石的儲量以江西和湖南最多,湖南醴陵馬泥溝的儲量達到1億噸。陶土的儲量中以新疆為最,僅塔士庫一地陶土礦儲量就達到1.7億噸。另外還有吉林、江蘇、江西等省集中了全國75%的陶土儲量。作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粘土,可用于陶瓷坯體、釉色、色料等配方。高嶺土原料除了用于生產陶瓷產品外,還被廣泛用于造紙工業以及建筑材料中涂料的填料等多種用途。
石英:石英在地球上儲量多,在陶瓷工業中屬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產品的坯體、釉料等配方。我國優質石英資源儲量豐富,以湖南、江西、河北、福建等省最豐富。它們通常以水晶、脈石英、石英巖、石英砂巖、石英砂、燧石、硅藻土、海卵石及粉石英等形式存在。石英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體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減小坯體的干燥收縮,縮短干燥時間,防止坯體變形。在燒成中,石英的加熱膨脹可以部分抵消坯體的收縮;高溫時石英成為坯體的骨架,與氧化鋁共同生成莫來石,能夠防止坯體發生軟化變形;石英還能提高瓷器的白度與半透明度。石英在釉料中能夠提高釉的熔融溫度與粘度,減少釉的膨脹系數,也能夠提高釉的機械強度、硬度、耐磨性與耐化學腐蝕性。
熔劑原料:通常指能夠降低陶瓷坯釉燒成溫度,促進產品燒結的原料。陶瓷工業常用的熔劑原料有長石 鉀長石、鈉長石 、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螢石、含鋰礦物等。我國長石資源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廣東、河南、河北、遼寧、內蒙等地。燒成前長石屬于非可塑性原料,可以減少坯體收縮與變形,提高干坯強度。長石是坯釉的熔劑原料,在坯體中占有25%含量;在釉料中占50%的含量。長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燒成溫度;在燒成中長石熔融玻璃可以充填坯體顆粒間空隙,并能促進熔融其他礦物原料;長石原料還可以使坯體質地致密,提高了陶瓷制品的機械強度、電氣性能與半透明度。在各種陶瓷產品中,長石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常用的陶瓷原料。
碳酸鹽類熔劑原料:作為主要的陶瓷熔劑原料,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品種非常多。它們有碳酸鈣、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菱鎂礦 碳酸鎂 、石灰巖等。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在我國分布面積很廣。如方解石、石灰石,我國各地均有出產。石灰巖分布我國北方河北、內蒙、山西、陜西與大西南的四川、云南、廣西、貴州等省區;出產方解石的地區有湖北鄂西咸豐、江西萍鄉與景德鎮、湖南湘潭;菱鎂礦的主要產區集中在遼寧海城與營口,儲量占全國80%以上,約為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一。此外山東、河北、四川、甘肅、西藏、青海都產出菱鎂礦原料。碳酸鹽類熔劑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發揮熔劑作用。尤其在陶瓷面磚中,使用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其用量在5~15%之間。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與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蝕性;降低釉的高溫粘度與增加釉的光澤度等優點。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在建筑衛生陶瓷產品中使用很多。
鎂硅酸鹽類原料:產地有遼寧、山東、內蒙、廣西、湖南、云南等地。該類原料主要有滑石、蛇紋石及鎂橄欖石;谔沾晒I中用途范圍很廣,可以生產白度高,透明度好的高檔日用陶瓷產品、電瓷、及特種陶瓷制品。建筑衛生陶瓷坯料中加入滑石后,可以降低燒成溫度,擴大燒成范圍,提高產品的半透明與熱穩定性。滑石加入到釉料中時,能夠防止釉面的開裂,增加釉料的乳濁性。并能擴大釉料的燒成范圍,提高成品率。
此外還有廣東的螢石、霞石、鋯石英,新疆的含鋰礦物,東北地區的透輝石,遍布全國許多地區的硅灰石及磷酸鹽類原料等,在我國的儲量均非常豐富,許多原料可供使用上千年或上萬年。這一資源優勢既能夠為繼續推動我國陶瓷發展打下基礎,又為我國發展陶瓷原料大批量出口,創造了豐厚的條件。
廣東省陶瓷原料的資源分布概況
廣東省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116種,其中具有利用儲量的礦產有82種,部分非金屬礦產豐富,儲量資源在國內排名前五位的有10種,如高嶺土、陶瓷土、大理石、玻璃砂、鉀長石、硫鐵礦等。用于生產陶瓷的原料有高嶺土、耐火粘土、螢石礦、鉀長石、硅灰石、石膏等礦物。下面就這些礦物資源情況概述如下。
。薄⒏邘X土礦
陶瓷工業是廣東省高嶺土用量最多的行業,年需高嶺土約在120萬噸左右。佛山地區高嶺土原料主要來自沿海地區,清遠、增城地區生產衛生潔具、高級日用瓷的中外合資企業生產中所用原料主要來自佛岡、中山、高要、惠陽等地區。
高嶺土礦(包括陶瓷土)為廣東省優勢礦產之一,其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礦床成因類型多。1980年以來,發現和探明了一批質優、量大的高嶺土礦床,探明儲量大幅度增長。省內陶瓷用粘土礦區遍布全省,以潮州、惠陽、廉江三地瓷土規模最大,開發最早。如潮州飛天燕礦區已探明礦石儲量3200萬噸,該礦區高嶺土除部分可用作低檔銅版紙涂料外,主要是用作陶瓷工業原料。該礦礦石的原巖含石英量10~15%,長石晶屑5~10%,玻璃量10~15%,膠結物65~75%。礦石中粘土礦物為高嶺石、伊利石、埃洛石和水云母,呈鱗片狀、眼球狀、棒狀,亦含有長石、石英殘余碎屑及微量磁鐵礦、褐鐵礦、金紅石、白鈦石、鋯石等。該礦年開采量50萬噸,并建有年產10萬噸的原礦選廠,主要供應本地及周邊陶瓷行業。臺山玉環礦區已探明陶瓷土及高嶺土約450萬噸,礦石主要由20~35%粘土、25%長石、32%石英和5~10%白云母及少量電氣石、螢石及稀土礦物組成。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埃洛石次之,伊利石占5~15%,蒙脫石占55%以下。產品主要銷往廣州、佛山、順德等地區。
2、耐火粘土
廣東省耐火材料制品每年消耗耐火粘土約3萬噸,用作陶瓷原料配料約30萬噸,制作馬賽克、無釉墻地磚餐具瓷器及高級瓷用泥餅出口用量約為2~3萬噸,全省耐火粘土年耗量約為35萬噸左右,全部取自廣東省內各地產的軟、硬質耐火粘土。
廣東省耐火粘土礦其主要礦床成因類型屬沉積礦床,目前已知的礦床點主要分布于粵北的曲江、樂昌、粵中及珠江三角洲的清遠、花都、東莞等地區。其中清遠市高橋—龍塘礦區由兩個礦床組成,分布于四周多為花崗巖出露的山間盆地第四紀沉積巖中,均為軟質一、二級品耐火粘土。礦體呈層狀,長為1000~2000米,寬500~650米,帶狀分布,厚1~3米,深0~10米,可露天開采。已探明D級以上儲量為514萬噸。礦石含Al2O3 32~45%,Fe2O3 1.5~2.5%,燒失量9~10%,耐火度為1710~1730℃,可塑性2.78~3.45,收縮率0.51~8%。
。、螢石礦
廣東省水泥、玻璃、陶瓷等工業螢石年消耗量約為2萬噸,冶金行業螢石年消耗量為1萬噸,化工行業螢石年消耗量為1~2萬噸,全省年需螢石在5萬噸左右。
廣東省螢石主要應用于冶金、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產中,也是出口的礦產品。全省列入統計的探明D級以上儲量1100萬噸,居全國第六位,且多數已知礦床未勘探完全,尚有較大的潛在儲量。廣東省螢石礦體主要屬中、低溫熱液裂隙充填脈狀礦床,圍巖以花崗巖為主,少數為火山巖,小部分可露天開采,主要分布于河源、興寧、樂昌、南雄及佛岡等地的花崗巖體或接觸內外帶。礦體最長可達3公里以上,最厚達23米,一般延深150~360米,氟化鈣含量39.77~96.02%,礦石經過手選可獲高品位螢石富礦。
廣東螢石礦皆由鄉鎮地方、集體和個體戶開采,產量約12萬噸。在生產螢石的縣市,都建有規模不等的選礦廠或螢石粉加工廠。除省內大量需求外,部分銷往省外廠家,也有相當數量銷往德國、日本、香港、美國等地。
。、鉀長石
廣東省鉀長石資源豐富,探明儲量居全國第四位,有13處礦床,80%是偉晶巖礦床,尚有熱液交換和混合巖變質型礦床。礦床受大斷裂帶及侵及巖體影響。鉀長石礦床主要是塊狀或是加工成200~325目的鉀長石粉,供廣東省內的陶瓷廠、玻璃廠及搪瓷工業使用。礦石含K2SO4達10%。在清遠、中山、云浮、五華、高州等地約有10個點由地方小規模開采,年產礦石約2萬噸。由于廣東省內加工方法簡單,質量不穩定,故部分高質量鉀長石粉仍需從湖南購入。
根據近年來對五華白石礦床調查發現,該礦是廣東省目前已知規模最大、地質工作程度已達勘探的鉀石粉,屬偉晶巖型,探明礦石儲量263萬噸。礦體呈脈狀,長291米,寬40米,厚28米,含K2O 10.3,Na2O 1.82%,CaO 1.31%,MgO 0.085%,SiO2 68.45%,Fe2O3 1.33%,Al2O3 15.27%,燒失量0.85%。目前由地區組織非正規小型開采,年產不足5000噸,在五華城鎮建設有磨粉工廠,礦石經選礦處理后,Fe2O3含量要降至0.28%以下,可供陶瓷廠作原料使用。
5、硅灰石
廣東省的硅灰石礦主要分布于粵北酸性侵入巖與石灰巖接觸變質帶,朝天礦區上二統與花崗巖接觸帶,含硅灰石79%,石英6.7%,方解石8.2%,白度80.7。礦體長約1500米,寬490米,似層狀,出露地表,精礦含SiO2 44%,CaO 40%,年產數千噸,主要用于陶瓷工業、冶金等方面。
。丁⑹
廣東省的石膏礦主要分布于粵北、粵中及興寧地區的第三紀、白堊紀內陸湖泊斷陷盆地中,屬沉積礦床。礦石類型為硬石膏、二水石膏、泥膏和纖維石膏,平均含CaSO4 78~79%,呈多層狀。主礦層長2600~21000米,寬1200~4200米,單層厚0.2~2米。四會、三水、興寧等地均已建廠開采,年產礦石約57萬噸,產值5800萬元人民幣,全部供應廣東省內自用,其中90%用于水泥生產,千余噸用作石膏板材、石膏粉及陶瓷模具等的生產。
廣東陶瓷原料企業與知名化工公司的相互協作
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陶瓷化工原料可分為天然原料和化工合成原料,還可分為坯用原料和釉用原料,其中前者98%以上為天然原料,由不同的礦物質取得,后者包括化妝土、面釉、色料及各類添加劑。若中國以每年30億m2的陶瓷產品來計算,每年全國的釉料總量需求為150~230萬噸左右,而色料需求約9~18萬噸左右,其中坯用色料需求較大。在中國搞陶瓷化工原料的企業大大小小有1000多家,但其中有30家左右算是頗具規模,基本上可占總量的80%以上的產量,由于消費層次的差別,產品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其中中低檔產品約占80%左右,高檔產品約占20%左右,而較有規模的原料企業及化工公司60%分布在廣東。這說明中國的陶瓷制品與中國陶瓷化工原料在走向中高檔方面還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就看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與經營素質和經營取舍了。走高端市場是極大的發展潛力的,走低檔經營難以為繼,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是有活生生的事例和數字在說明問題的,因此,陶瓷化工原料的標準化、均量化、精細化將是未來普遍關注的問題。
目前有許多陶瓷化工原料公司在廣東乃至全國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諸如:大鴻制釉、大宇制釉、正大制釉、禾合色料、金格釉料、遠泰制釉、拜富色料、三原色料、民福色料、天成制釉、瑭虹制釉、中冠制釉、天寶顏料、中信礦業、誠信礦業等等企業,在今天這個陶瓷行業還是享有極高的聲譽的,因為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現代化生產企業,而且還有一大批善于溝通,精于技術的專業人才在全國各大陶瓷產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信息支援。作為創品牌、重質量、闖市場的任何一個陶瓷生產企業,有什么理由不同這些具有實力的陶瓷化工原料企業合作呢?在廣東任何一個生產基地,較之山東、福建、四川、上海、浙江、江蘇、山西來說,原料供應與技術服務就像是在自己的身邊,有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工藝問題、供應問題無法解決呢?
永安優勢:原材料供應、技術服務就在廠門口
永安,永安,就有永遠安居樂業的大環境之優勢。第一優勢:在于永安距三水只有一河之隔,離世界級風景勝地鼎湖山景區僅距28公里,工業用水更不用說,其浩浩西江、北江就有俯身即取之方便,而且是用之不竭,何況還有儲水量達496萬立方米的九坑河水庫坐臨身邊。生活用水,鼎湖區有日供6萬噸的自來水廠;第二優勢:水路運輸6~12公里內就有4個配套水運碼頭,河口左田碼頭,南江馬房港碼頭、貝水碼頭以及國家投資興建15個月后將竣工的肇慶新港(主營國內外集裝箱業務運輸的國際化港口),每個港口的船舶量達到1500~3000噸,僅肇慶新港就是國家投資12億所配套興建,船舶量達3000噸,極為便利的水運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更有利于產品在國內外的競爭,陶瓷原料和成品依托強大的水運能力,從這里源源不斷地來,又源源不斷地去,進而輻射到全世界各大碼頭,其運輸之便之快捷是其它工業園區無法比擬的;第三優勢:永安位置居于廣東各大原料產區的中心位置,所謂出處不如聚處,此實為天下陶瓷原料一大聚,永安只距佛山這個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聞名的生產、研發、技術、營銷、博覽于一體的陶瓷中心只有半小時之遠,與三水更是近在咫尺,與清遠、肇慶等周邊原材料生產基地也只在40分鐘車程之內,上涉西江之北方輻射,下涉廣西之接都在一水之間,可謂中國陶瓷之聚寶盆。其與廣東各大陶瓷工業園之比較,永安更有承接技術之優勢,更有承接服務之便捷,永安的確是一個聚源、聚才、聚財的好地方,更是陶瓷工業理想的投資樂園。
陶瓷粘土:如依據最新統計資料,全國已經探明的陶瓷粘土礦床達到180余處。其中高嶺土礦床,湖南占全國的29%,其次有江蘇、廣東、江西、遼寧、福建等省,探明的儲量均達到1000萬噸以上。福建省龍巖發現了我國目前最大的高嶺土礦,其儲量高達5400萬噸。瓷石的儲量以江西和湖南最多,湖南醴陵馬泥溝的儲量達到1億噸。陶土的儲量中以新疆為最,僅塔士庫一地陶土礦儲量就達到1.7億噸。另外還有吉林、江蘇、江西等省集中了全國75%的陶土儲量。作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粘土,可用于陶瓷坯體、釉色、色料等配方。高嶺土原料除了用于生產陶瓷產品外,還被廣泛用于造紙工業以及建筑材料中涂料的填料等多種用途。
石英:石英在地球上儲量多,在陶瓷工業中屬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產品的坯體、釉料等配方。我國優質石英資源儲量豐富,以湖南、江西、河北、福建等省最豐富。它們通常以水晶、脈石英、石英巖、石英砂巖、石英砂、燧石、硅藻土、海卵石及粉石英等形式存在。石英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體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減小坯體的干燥收縮,縮短干燥時間,防止坯體變形。在燒成中,石英的加熱膨脹可以部分抵消坯體的收縮;高溫時石英成為坯體的骨架,與氧化鋁共同生成莫來石,能夠防止坯體發生軟化變形;石英還能提高瓷器的白度與半透明度。石英在釉料中能夠提高釉的熔融溫度與粘度,減少釉的膨脹系數,也能夠提高釉的機械強度、硬度、耐磨性與耐化學腐蝕性。
熔劑原料:通常指能夠降低陶瓷坯釉燒成溫度,促進產品燒結的原料。陶瓷工業常用的熔劑原料有長石 鉀長石、鈉長石 、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螢石、含鋰礦物等。我國長石資源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廣東、河南、河北、遼寧、內蒙等地。燒成前長石屬于非可塑性原料,可以減少坯體收縮與變形,提高干坯強度。長石是坯釉的熔劑原料,在坯體中占有25%含量;在釉料中占50%的含量。長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燒成溫度;在燒成中長石熔融玻璃可以充填坯體顆粒間空隙,并能促進熔融其他礦物原料;長石原料還可以使坯體質地致密,提高了陶瓷制品的機械強度、電氣性能與半透明度。在各種陶瓷產品中,長石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常用的陶瓷原料。
碳酸鹽類熔劑原料:作為主要的陶瓷熔劑原料,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品種非常多。它們有碳酸鈣、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菱鎂礦 碳酸鎂 、石灰巖等。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在我國分布面積很廣。如方解石、石灰石,我國各地均有出產。石灰巖分布我國北方河北、內蒙、山西、陜西與大西南的四川、云南、廣西、貴州等省區;出產方解石的地區有湖北鄂西咸豐、江西萍鄉與景德鎮、湖南湘潭;菱鎂礦的主要產區集中在遼寧海城與營口,儲量占全國80%以上,約為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一。此外山東、河北、四川、甘肅、西藏、青海都產出菱鎂礦原料。碳酸鹽類熔劑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發揮熔劑作用。尤其在陶瓷面磚中,使用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其用量在5~15%之間。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與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蝕性;降低釉的高溫粘度與增加釉的光澤度等優點。碳酸鹽類熔劑原料在建筑衛生陶瓷產品中使用很多。
鎂硅酸鹽類原料:產地有遼寧、山東、內蒙、廣西、湖南、云南等地。該類原料主要有滑石、蛇紋石及鎂橄欖石;谔沾晒I中用途范圍很廣,可以生產白度高,透明度好的高檔日用陶瓷產品、電瓷、及特種陶瓷制品。建筑衛生陶瓷坯料中加入滑石后,可以降低燒成溫度,擴大燒成范圍,提高產品的半透明與熱穩定性。滑石加入到釉料中時,能夠防止釉面的開裂,增加釉料的乳濁性。并能擴大釉料的燒成范圍,提高成品率。
此外還有廣東的螢石、霞石、鋯石英,新疆的含鋰礦物,東北地區的透輝石,遍布全國許多地區的硅灰石及磷酸鹽類原料等,在我國的儲量均非常豐富,許多原料可供使用上千年或上萬年。這一資源優勢既能夠為繼續推動我國陶瓷發展打下基礎,又為我國發展陶瓷原料大批量出口,創造了豐厚的條件。
廣東省陶瓷原料的資源分布概況
廣東省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116種,其中具有利用儲量的礦產有82種,部分非金屬礦產豐富,儲量資源在國內排名前五位的有10種,如高嶺土、陶瓷土、大理石、玻璃砂、鉀長石、硫鐵礦等。用于生產陶瓷的原料有高嶺土、耐火粘土、螢石礦、鉀長石、硅灰石、石膏等礦物。下面就這些礦物資源情況概述如下。
。薄⒏邘X土礦
陶瓷工業是廣東省高嶺土用量最多的行業,年需高嶺土約在120萬噸左右。佛山地區高嶺土原料主要來自沿海地區,清遠、增城地區生產衛生潔具、高級日用瓷的中外合資企業生產中所用原料主要來自佛岡、中山、高要、惠陽等地區。
高嶺土礦(包括陶瓷土)為廣東省優勢礦產之一,其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礦床成因類型多。1980年以來,發現和探明了一批質優、量大的高嶺土礦床,探明儲量大幅度增長。省內陶瓷用粘土礦區遍布全省,以潮州、惠陽、廉江三地瓷土規模最大,開發最早。如潮州飛天燕礦區已探明礦石儲量3200萬噸,該礦區高嶺土除部分可用作低檔銅版紙涂料外,主要是用作陶瓷工業原料。該礦礦石的原巖含石英量10~15%,長石晶屑5~10%,玻璃量10~15%,膠結物65~75%。礦石中粘土礦物為高嶺石、伊利石、埃洛石和水云母,呈鱗片狀、眼球狀、棒狀,亦含有長石、石英殘余碎屑及微量磁鐵礦、褐鐵礦、金紅石、白鈦石、鋯石等。該礦年開采量50萬噸,并建有年產10萬噸的原礦選廠,主要供應本地及周邊陶瓷行業。臺山玉環礦區已探明陶瓷土及高嶺土約450萬噸,礦石主要由20~35%粘土、25%長石、32%石英和5~10%白云母及少量電氣石、螢石及稀土礦物組成。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埃洛石次之,伊利石占5~15%,蒙脫石占55%以下。產品主要銷往廣州、佛山、順德等地區。
2、耐火粘土
廣東省耐火材料制品每年消耗耐火粘土約3萬噸,用作陶瓷原料配料約30萬噸,制作馬賽克、無釉墻地磚餐具瓷器及高級瓷用泥餅出口用量約為2~3萬噸,全省耐火粘土年耗量約為35萬噸左右,全部取自廣東省內各地產的軟、硬質耐火粘土。
廣東省耐火粘土礦其主要礦床成因類型屬沉積礦床,目前已知的礦床點主要分布于粵北的曲江、樂昌、粵中及珠江三角洲的清遠、花都、東莞等地區。其中清遠市高橋—龍塘礦區由兩個礦床組成,分布于四周多為花崗巖出露的山間盆地第四紀沉積巖中,均為軟質一、二級品耐火粘土。礦體呈層狀,長為1000~2000米,寬500~650米,帶狀分布,厚1~3米,深0~10米,可露天開采。已探明D級以上儲量為514萬噸。礦石含Al2O3 32~45%,Fe2O3 1.5~2.5%,燒失量9~10%,耐火度為1710~1730℃,可塑性2.78~3.45,收縮率0.51~8%。
。、螢石礦
廣東省水泥、玻璃、陶瓷等工業螢石年消耗量約為2萬噸,冶金行業螢石年消耗量為1萬噸,化工行業螢石年消耗量為1~2萬噸,全省年需螢石在5萬噸左右。
廣東省螢石主要應用于冶金、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產中,也是出口的礦產品。全省列入統計的探明D級以上儲量1100萬噸,居全國第六位,且多數已知礦床未勘探完全,尚有較大的潛在儲量。廣東省螢石礦體主要屬中、低溫熱液裂隙充填脈狀礦床,圍巖以花崗巖為主,少數為火山巖,小部分可露天開采,主要分布于河源、興寧、樂昌、南雄及佛岡等地的花崗巖體或接觸內外帶。礦體最長可達3公里以上,最厚達23米,一般延深150~360米,氟化鈣含量39.77~96.02%,礦石經過手選可獲高品位螢石富礦。
廣東螢石礦皆由鄉鎮地方、集體和個體戶開采,產量約12萬噸。在生產螢石的縣市,都建有規模不等的選礦廠或螢石粉加工廠。除省內大量需求外,部分銷往省外廠家,也有相當數量銷往德國、日本、香港、美國等地。
。、鉀長石
廣東省鉀長石資源豐富,探明儲量居全國第四位,有13處礦床,80%是偉晶巖礦床,尚有熱液交換和混合巖變質型礦床。礦床受大斷裂帶及侵及巖體影響。鉀長石礦床主要是塊狀或是加工成200~325目的鉀長石粉,供廣東省內的陶瓷廠、玻璃廠及搪瓷工業使用。礦石含K2SO4達10%。在清遠、中山、云浮、五華、高州等地約有10個點由地方小規模開采,年產礦石約2萬噸。由于廣東省內加工方法簡單,質量不穩定,故部分高質量鉀長石粉仍需從湖南購入。
根據近年來對五華白石礦床調查發現,該礦是廣東省目前已知規模最大、地質工作程度已達勘探的鉀石粉,屬偉晶巖型,探明礦石儲量263萬噸。礦體呈脈狀,長291米,寬40米,厚28米,含K2O 10.3,Na2O 1.82%,CaO 1.31%,MgO 0.085%,SiO2 68.45%,Fe2O3 1.33%,Al2O3 15.27%,燒失量0.85%。目前由地區組織非正規小型開采,年產不足5000噸,在五華城鎮建設有磨粉工廠,礦石經選礦處理后,Fe2O3含量要降至0.28%以下,可供陶瓷廠作原料使用。
5、硅灰石
廣東省的硅灰石礦主要分布于粵北酸性侵入巖與石灰巖接觸變質帶,朝天礦區上二統與花崗巖接觸帶,含硅灰石79%,石英6.7%,方解石8.2%,白度80.7。礦體長約1500米,寬490米,似層狀,出露地表,精礦含SiO2 44%,CaO 40%,年產數千噸,主要用于陶瓷工業、冶金等方面。
。丁⑹
廣東省的石膏礦主要分布于粵北、粵中及興寧地區的第三紀、白堊紀內陸湖泊斷陷盆地中,屬沉積礦床。礦石類型為硬石膏、二水石膏、泥膏和纖維石膏,平均含CaSO4 78~79%,呈多層狀。主礦層長2600~21000米,寬1200~4200米,單層厚0.2~2米。四會、三水、興寧等地均已建廠開采,年產礦石約57萬噸,產值5800萬元人民幣,全部供應廣東省內自用,其中90%用于水泥生產,千余噸用作石膏板材、石膏粉及陶瓷模具等的生產。
廣東陶瓷原料企業與知名化工公司的相互協作
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陶瓷化工原料可分為天然原料和化工合成原料,還可分為坯用原料和釉用原料,其中前者98%以上為天然原料,由不同的礦物質取得,后者包括化妝土、面釉、色料及各類添加劑。若中國以每年30億m2的陶瓷產品來計算,每年全國的釉料總量需求為150~230萬噸左右,而色料需求約9~18萬噸左右,其中坯用色料需求較大。在中國搞陶瓷化工原料的企業大大小小有1000多家,但其中有30家左右算是頗具規模,基本上可占總量的80%以上的產量,由于消費層次的差別,產品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其中中低檔產品約占80%左右,高檔產品約占20%左右,而較有規模的原料企業及化工公司60%分布在廣東。這說明中國的陶瓷制品與中國陶瓷化工原料在走向中高檔方面還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就看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與經營素質和經營取舍了。走高端市場是極大的發展潛力的,走低檔經營難以為繼,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是有活生生的事例和數字在說明問題的,因此,陶瓷化工原料的標準化、均量化、精細化將是未來普遍關注的問題。
目前有許多陶瓷化工原料公司在廣東乃至全國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諸如:大鴻制釉、大宇制釉、正大制釉、禾合色料、金格釉料、遠泰制釉、拜富色料、三原色料、民福色料、天成制釉、瑭虹制釉、中冠制釉、天寶顏料、中信礦業、誠信礦業等等企業,在今天這個陶瓷行業還是享有極高的聲譽的,因為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現代化生產企業,而且還有一大批善于溝通,精于技術的專業人才在全國各大陶瓷產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信息支援。作為創品牌、重質量、闖市場的任何一個陶瓷生產企業,有什么理由不同這些具有實力的陶瓷化工原料企業合作呢?在廣東任何一個生產基地,較之山東、福建、四川、上海、浙江、江蘇、山西來說,原料供應與技術服務就像是在自己的身邊,有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工藝問題、供應問題無法解決呢?
永安優勢:原材料供應、技術服務就在廠門口
永安,永安,就有永遠安居樂業的大環境之優勢。第一優勢:在于永安距三水只有一河之隔,離世界級風景勝地鼎湖山景區僅距28公里,工業用水更不用說,其浩浩西江、北江就有俯身即取之方便,而且是用之不竭,何況還有儲水量達496萬立方米的九坑河水庫坐臨身邊。生活用水,鼎湖區有日供6萬噸的自來水廠;第二優勢:水路運輸6~12公里內就有4個配套水運碼頭,河口左田碼頭,南江馬房港碼頭、貝水碼頭以及國家投資興建15個月后將竣工的肇慶新港(主營國內外集裝箱業務運輸的國際化港口),每個港口的船舶量達到1500~3000噸,僅肇慶新港就是國家投資12億所配套興建,船舶量達3000噸,極為便利的水運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更有利于產品在國內外的競爭,陶瓷原料和成品依托強大的水運能力,從這里源源不斷地來,又源源不斷地去,進而輻射到全世界各大碼頭,其運輸之便之快捷是其它工業園區無法比擬的;第三優勢:永安位置居于廣東各大原料產區的中心位置,所謂出處不如聚處,此實為天下陶瓷原料一大聚,永安只距佛山這個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聞名的生產、研發、技術、營銷、博覽于一體的陶瓷中心只有半小時之遠,與三水更是近在咫尺,與清遠、肇慶等周邊原材料生產基地也只在40分鐘車程之內,上涉西江之北方輻射,下涉廣西之接都在一水之間,可謂中國陶瓷之聚寶盆。其與廣東各大陶瓷工業園之比較,永安更有承接技術之優勢,更有承接服務之便捷,永安的確是一個聚源、聚才、聚財的好地方,更是陶瓷工業理想的投資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