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自主創新創出8個“全國之最”。這是7月21日山東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在2004中國(青島)材料科技周期間,向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及24位材料界院士介紹的。
目前青島市新材料企業有100余家,去年新材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163億元。為促進新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原始性創新,青島市采用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形式,建設與材料技術研發應用有關的行業技術中心以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與技術開發中試基地,并自主創新和融智創新,創出8個“全國之最”。
圍繞大煉油項目、上下游產品項目的實施,高起點規劃石化新材料項目,完善、建設高技術、低污染、深加工、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可持續發展的國內最大的綜合石油化學工業基地之一。
以青鋼特種鋼板、青島金谷鎂業、浦項、萊鋼鋼構等企業和產品為基礎,發展新型焊接材料、不銹鋼材料、特種鋼材、新型鋼構、鎂合金、銅合金、電工合金、高強耐磨粉末合金材料、彩色鋼板、鋼絲簾線,形成全國重要的新型鋼材生產基地和最大的鎂合金、彩色鋼板生產基地。
加強與家電、汽車、電子、建筑等行業的結合度,加快發展青島市高分子產業體系,建設全國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輪胎、膠帶、功能纖維等高分子新材料生產基地。
依托青島市已形成的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加大鋰離子動力電池材料研制力度,完善產業鏈條,進入全國領先地位,并利用青島家電電子品牌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鋰離子、鎳氫、太陽能、LED新能源材料基地。
發展納米材料產業化的制備技術和裝置,在穩定現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技術產業化,建成國內領先的納米技術研發基地和國內最大的納米制品產業化基地。
發展海洋生物新材料和海洋保健功能材料。加快生物工程新材料、基因工程新材料、植物深加工新材料、動物免疫新材料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建成國內領先的生物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國內最大的海洋生物材料研發基地。
發展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合作,使青島成為國際芯片業向大陸轉移的承載基地,建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信息材料基地。
發展高性能陶瓷材料、石墨新材料、功能玻璃、耐火材料等,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和產業優勢,成為國內先進功能陶瓷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石墨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目前青島市新材料企業有100余家,去年新材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163億元。為促進新材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原始性創新,青島市采用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形式,建設與材料技術研發應用有關的行業技術中心以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與技術開發中試基地,并自主創新和融智創新,創出8個“全國之最”。
圍繞大煉油項目、上下游產品項目的實施,高起點規劃石化新材料項目,完善、建設高技術、低污染、深加工、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可持續發展的國內最大的綜合石油化學工業基地之一。
以青鋼特種鋼板、青島金谷鎂業、浦項、萊鋼鋼構等企業和產品為基礎,發展新型焊接材料、不銹鋼材料、特種鋼材、新型鋼構、鎂合金、銅合金、電工合金、高強耐磨粉末合金材料、彩色鋼板、鋼絲簾線,形成全國重要的新型鋼材生產基地和最大的鎂合金、彩色鋼板生產基地。
加強與家電、汽車、電子、建筑等行業的結合度,加快發展青島市高分子產業體系,建設全國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輪胎、膠帶、功能纖維等高分子新材料生產基地。
依托青島市已形成的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加大鋰離子動力電池材料研制力度,完善產業鏈條,進入全國領先地位,并利用青島家電電子品牌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鋰離子、鎳氫、太陽能、LED新能源材料基地。
發展納米材料產業化的制備技術和裝置,在穩定現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技術產業化,建成國內領先的納米技術研發基地和國內最大的納米制品產業化基地。
發展海洋生物新材料和海洋保健功能材料。加快生物工程新材料、基因工程新材料、植物深加工新材料、動物免疫新材料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建成國內領先的生物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國內最大的海洋生物材料研發基地。
發展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合作,使青島成為國際芯片業向大陸轉移的承載基地,建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信息材料基地。
發展高性能陶瓷材料、石墨新材料、功能玻璃、耐火材料等,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和產業優勢,成為國內先進功能陶瓷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石墨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