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記者27日從四川甘孜州國土資源局獲悉,該州康定、雅江、道孚三縣(市)交界處的甲基卡鋰輝石礦區,已探明資源儲量達188.77萬噸,甘孜將打造“中國鋰都”。
據了解,鋰廣泛應用于電池、陶瓷、玻璃、潤滑劑、制冷液、核工業以及光電等行業。隨著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移動電動工具等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電池行業已經成為鋰最大的消費領域。
多年來,甘孜州融達鋰業、雅江斯諾威、四川天齊盛合三家公司以及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等單位行走在山區展開勘查,目前已探明資源儲量達188.77萬噸。相關專業機構分析評估,甲基卡鋰輝石資源前景有望突破300萬噸,康定、雅江、道孚交界的35.96平方公里鋰輝石礦區已上升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
甘孜藏區甲基卡鋰輝石礦鋰金屬初步估價達3876億元,其中所含的6.6萬噸同位素鋰6(6Li),相當于2428.8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約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總儲量(8260億噸)的29%。
據介紹,按照發展規劃甘孜鋰輝石礦山將分期開發。到2017年,甘孜州三家企業將投資12.3億元,建成年采原礦177萬噸的采選企業,年產鋰精礦29.5萬噸;到2020年累計投資21.6億元,建成年采礦量345萬噸的采選企業,年產鋰精礦57.5萬噸。
該礦建成后,到2017年鋰產品深加工將達到年產3.6萬噸基礎鋰鹽項目;到2020年,年產13.5萬噸基礎鋰鹽項目及鋰電材料及金屬鋰材料產品。
按照鋰輝石礦發展規劃,甘孜州將在加快礦山開采及下游礦產品深加工項目建設的同時,通過定向培養、技能培訓、物流運輸等方式解決農牧民就業務工問題,并制定礦山環境保護方案,嚴格環境保護條件下的資源開發方式,全力建設“生態礦山”。“堅持科學、有序、安全、環保、共享原則,保護優先、適度開發,推進集約發展,構建鋰冶煉及深加工完整產業鏈,集中力量打造‘中國鋰都’。”中共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表示。
目前,甘孜州正在編制《甘孜州鋰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鋰產業鏈的發展方向,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鋰產品研發、鋰資源冶煉深加工、鋰產業集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采取“州內開礦、州外加工”方式對原礦進行深加工。
據了解,鋰廣泛應用于電池、陶瓷、玻璃、潤滑劑、制冷液、核工業以及光電等行業。隨著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移動電動工具等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電池行業已經成為鋰最大的消費領域。
多年來,甘孜州融達鋰業、雅江斯諾威、四川天齊盛合三家公司以及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等單位行走在山區展開勘查,目前已探明資源儲量達188.77萬噸。相關專業機構分析評估,甲基卡鋰輝石資源前景有望突破300萬噸,康定、雅江、道孚交界的35.96平方公里鋰輝石礦區已上升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
甘孜藏區甲基卡鋰輝石礦鋰金屬初步估價達3876億元,其中所含的6.6萬噸同位素鋰6(6Li),相當于2428.8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約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總儲量(8260億噸)的29%。
據介紹,按照發展規劃甘孜鋰輝石礦山將分期開發。到2017年,甘孜州三家企業將投資12.3億元,建成年采原礦177萬噸的采選企業,年產鋰精礦29.5萬噸;到2020年累計投資21.6億元,建成年采礦量345萬噸的采選企業,年產鋰精礦57.5萬噸。
該礦建成后,到2017年鋰產品深加工將達到年產3.6萬噸基礎鋰鹽項目;到2020年,年產13.5萬噸基礎鋰鹽項目及鋰電材料及金屬鋰材料產品。
按照鋰輝石礦發展規劃,甘孜州將在加快礦山開采及下游礦產品深加工項目建設的同時,通過定向培養、技能培訓、物流運輸等方式解決農牧民就業務工問題,并制定礦山環境保護方案,嚴格環境保護條件下的資源開發方式,全力建設“生態礦山”。“堅持科學、有序、安全、環保、共享原則,保護優先、適度開發,推進集約發展,構建鋰冶煉及深加工完整產業鏈,集中力量打造‘中國鋰都’。”中共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表示。
目前,甘孜州正在編制《甘孜州鋰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鋰產業鏈的發展方向,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鋰產品研發、鋰資源冶煉深加工、鋰產業集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采取“州內開礦、州外加工”方式對原礦進行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