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紹火先生
在我國粉體行業,只要一提起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豐利),可以說無人不曉。浙江豐利屬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知名的專業研究開發各類超微粉碎設備的生產基地,系我國粉體工程領域技術創新的先導和行業發展的重點骨干企業。公司產品暢銷全國,并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公司取得了浙江省科技先導型企業、浙江省鄉鎮企業技術創新先進單位等榮譽。公司董事長余紹火先生也獲得了農業部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鄉鎮企業家等光榮稱號。
這家享有“中國粉碎機專家”美譽的行業龍頭企業,在我國粉體工業的發展史上創下了多個第一:
第一個斥巨資引進國際頂尖粉體工程技術(德國HOBER技術),首開我國粉體工程領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之先河。此舉使豐利公司穩居國內同行業技術領先地位。
第一個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貸款貼息100萬元支持實施中藥制備的超微粉碎技術——高效節能CWJ超微粉碎機項目。
第一個在企業設立省級粉體工程研發中心,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第一個問鼎名牌產品,也標志著我國粉體行業擁有了自己的知名品牌,實現了我國粉體業名牌零的突破。
第一個成為國內粉體行業新產品開發最多、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專利最多的企業。
第一個成為國家有關部委把公司產品作為行業重點產品向全國推廣的企業。
……
浙江豐利憑什么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名譽呢?其成功奧秘何在?讓我們一起去該公司揭開這個謎底吧。8月下旬,本刊特約編輯專程赴浙江豐利,采訪了浙江豐利公司董事長余紹火先生(以下簡稱余總)。
問:首先祝賀浙江豐利研發的GJF干燥超微粉碎機列入了科技部2004重點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余總,請您介紹一下浙江豐利目前擁有多少高新技術產品及項目?又是如何開發的?
余總:好的。前不久,科技部下達了2004年度部分科技產業化項目計劃,共認定2004重點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107項,我們浙江豐利研發的GJF干燥超微粉碎機名列第14位。這在我國粉體行業名次最靠前的一次。
集成國內粉體工程行業人才優勢開發高新產品,走出一條開發高起點、產品特色化的成功之路,打響科技品牌,這就是我們浙江豐利的致勝寶典。
我們積極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聯系,到目前為止,已與5家科研院校“聯姻”,緊密合作,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協作關系;同時,不惜重金訪賢求才,聘請幾十位國內有名的教授、高工、專家為公司技術顧問,還招聘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悉心致力于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大大增強了企業的技術實力,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有機鏈條,把開發高起點、特色化產品作為突破口,以確保開發的新產品,科技含量高,技術性能新穎獨到,創出自已的品牌。特別是近8年來,我們浙江豐利每年都有科技含量高、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問世,形成了“年年有新產品開發、年年有新產品上市、年年有新產品儲備”的新格局。目前浙江豐利新產品之多、科技含量之高,位居全國粉體工程行業之首,創造出多項獨有知識產權和國內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高效節能CWM-80型超級渦流磨、高效節能CWJ超微粉碎機、MTM沖擊磨和JTM微粉碎機等12項高新技術產品,被科技部確認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代表著我國高檔粉碎設備的最高水平。12項獲得國家專利;15項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5項認定為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特種粉碎設備被認定為浙江省名牌產品;多項列入省級科研重點項目,被列入國家雙高一優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向全國推進。
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紹火先生
問:聽說浙江豐利建廠歷史長,但迅速崛起,卻是近幾年的事,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余總:浙江豐利公司的前身是嵊州機械廠,這是一個創建于1953年的老廠,由于40多年來一直從事單一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致使企業難以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1995年,我負責了這個攤子后,就緊緊抓住粉碎工業技術將是21世紀超細材料應用領域的新興技術這一契機,為改變產品單一、競爭乏力、難御風險的狀況,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毅然確定了“靠科技創品牌,憑新品壯實力”的興企戰略。廠領導班子也達成共識:如果總是靠單調的老產品當家,企業就沒有生機。只有圍繞市場需求,只有依靠科技進步,開發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企業才會有出路。然而,要開發出被市場認可的新產品,對于一個缺資金、少人才的企業來說,談何容易!怎么辦?在異常困難的條件下。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光靠自已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智生財、借梯登高”。走出去,利用各種關系渠道,與外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攀親結友。抱定真誠“拜佛”的宗旨,1995年下半年,我七上京城請教授,開始了“科技興廠”之旅。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渴望搞科研開發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的吳教授,答應與我們合作,支持開發新產品。第一次與大學掛鉤合作,通過半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成功開發出第一只新產品----QWJ氣流渦旋微粉機,當年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該新產品集粉碎與氣流分級雙重功能于一體,適用范圍廣,是一種高細度、低噪聲、高效率的節能理想型粉碎機,填補了國內高檔粉碎機的空白,達到日本進口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可以替代進口,而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1/10。因而新產品一投放市場,就成為化工、醫藥、食品、塑料、染料、冶金、陶瓷、粉體等行業的搶手貨。不僅使我廠有了生機,而且使企業出現轉機。“企業的生命在產品,產品的生命在創新”,這是我們浙江豐利從受挫與振興中得到的一條經驗。
問:《天下人才豐利用》,你們當地嵊州日報曾以大篇幅報道了浙江豐利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策略,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余總:為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科技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浙江豐利公司在借助科研院校的技術力量對新產品進行攻關外,十分注重做好“內育”文章,制定了“廣開門路攬人才,不惜重金聘人才,舍得花錢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加速培養自已的“永久”牌人才。以聘用的專家教授為技術中堅,在同行業中率先成立集科研開發與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廠辦研究所,現已被認定為“紹興市企業技術中心”和“浙江省粉體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不斷加大科技投入,近幾年來,豐利公司已累計投入千萬余元,用于新產品的開發、人才的引進和培訓、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在工資、福利、待遇等諸多方面向科技人員傾斜。既解決科技人員的“口袋”,又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舞臺”,從而大大激發了他們開發新產品的積極性。有一個事例很能說明問題:1998年6月30日,由豐利公司設計人員自主開發的三只新產品------自循環內分級超微細粉碎機、強力切碎機和立式高速回轉微粉碎機,同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并于1999年6月26日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一個企業在同一天獲得三個國家專利,這在國內尚屬罕見。
到目前為止,浙江豐利已擁有CWM-80型超級渦流磨、低溫粉碎機等十多項專利技術,形成了有豐利特色的產品技術鏈,以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為支撐,實施“產品鏈擴張發展戰略”,作為公司參與國際粉體設備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
問:早就聽說浙江豐利斥巨資從德國引進的HOBER先進超微粉體技術,成為中德粉體工程界強強合作的典范,德國HOBER技術已在浙江豐利結下累累碩果,請談談有關情況好嗎?
余總:加快技術引進步伐,以國際先進技術作為企業二次創業的技術平臺。這是我們浙江豐利確定的企業發展戰略的其中的關鍵一步。
隨著國際粉碎工程快速發展,國內技術已適應不了國際市場的需要,浙江豐利為了貫徹技術高起點,產品高起點的經營方針,以嶄新的面貌進一步開拓國內外粉碎機市場,搶占粉碎技術的制高點,確立了“引進、開發、創新”的思路。
為了尋求高起點的國際合作,浙江豐利對美、日、德三國有關粉體工程企業進行了選擇比較,最后選擇了國際著名粉碎企業德國霍伯爾工程公司作為合作伙伴。德國霍伯爾公司是一家從事研究開發超微粉體加工技術的專業公司,已有20余年的歷史,擁有多項成果(專利)及豐富的經驗,在粉體工程技術領域中無論在技術上、在思維上有獨特的經驗,在超微粉體加工行業中享有一流國際水準。
兩家公司中西合璧,強強聯合,可以優勢互補。這一項目的成功引進,不僅使我國粉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為我國粉體設備大步邁向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這一技術已在浙江豐利結下累累碩果:新一代超微粉碎設備MTM沖擊磨列入2003年度科技部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高效節能HWV旋風磨在通過了省級新產品鑒定,整機及其耐磨裝置獲得國家專利的基礎上,又相繼榮獲2003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和2003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HTC高效渦輪超微分級機通過了浙江省科技成果鑒定。此外還有多款具國際水準的粉碎設備新品在緊鑼密鼓地開發之中。
問:通過引進合作,一定有不少的有益經驗可供借鑒,請總結一下?
余總:好的,通過這次引進工作,我認為有幾點經驗是值得總結的:
一是合作要有前瞻性。科技合作不是簡單的設備引進,產品模仿,要深入調查研究,引進世界頂尖高新技術;同時,要適銷對路。據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我國超細顆粒技術已進入世界前沿。“超微細粉體材料技術”已列入“十五”到2015年國家產業技術發展戰略的重點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前景十分誘人。浙江豐利項目引進成功,不僅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且為企業“走出來”,邁向國際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合作要有創新性。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是就技術論技術,而是結合本國、本企業實際,在消化吸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如浙江豐利CWJ超微粉碎機,采用德國HOBER公司專用的新型脈沖除塵器一個部件后,產品特適用于溫升敏感及纖維類、礦物類和骨質類的超微粉碎,比成套德國粉碎設備提高了100目,該項目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性能達到國外同類型產品水平,且價格只有進口價的十分之一,產品已出口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深受用戶歡迎。因此,創新站在“洋人”的肩膀上,不失為一條發展捷徑。
三是合作要有目的性。科技合作不是簡單的產品升級,合作是為了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創新管理機制,尤其是創新了觀念。浙江豐利自從合作以來,在研發上,引進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增強了自身的研發能力;在體制上,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為公司上市作準備;在觀念上,摒棄傳統小富即安思想,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尤其是德國專家那種忘我工作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通過合作,形成了具有“豐利”特色品牌的技術產品鏈,成為我國名符其實的超微粉碎設備生產基地。
四是合作要有真誠性。積極為外國專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硬件環境上,高薪聘請了翻譯,提供了套房,配備了轎車,花巨資建立了研究開發中心(該研究中心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在軟件上,請霍伯爾先生出席國外各種粉碎行業會議,有省、市領導視察企業時,邀請他介紹經驗,使他安心在本企業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奧特馬·霍恩伯格被授予浙江省人民政府2002年外國專家“西湖友誼獎”;2001年紹興市委、市政府“蘭花友誼獎”。
問:最近,我們在豐利的網站上看到了這樣一份特殊“請柬”:“誠邀國內外著名品牌,共同打造中國最大的粉體設備集散中心”。這份“英雄帖”發得好,你們是怎么想到這樣做的?
余總:是有這一回事。這是我們近期發展規劃的一個步驟。今年,我們浙江豐利與外商共同投資1.2億元在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力打造中國最大的粉體工程設備集散中心,匯萃國內外著名品牌,集成超細粉碎、分級、混合、分散、改性、造粒、干燥、燒結、散料運輸、貯存、粉體檢測、粉塵爆炸控制和納米粉體制備等各個環節的設備,一應俱全,建成一個真正的粉體工程設備超大賣場。目前,這一工程已經啟動,土地審批、廠房設計等前期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國有句古語叫“同行是冤家”。可今天已經步入信息時代社會,現代商人豈能讓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經營觀念所左右?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雙贏,甚至多贏是今天的主流理念。我們浙江豐利以誠摯之心同廣大同行求同存異、互通有無、就是為了共同做好粉體設備這塊蛋糕,迎合發展的主流理念。
合作的根本問題是要有雙贏的意識和價值觀的認同。同行之間不應只是競爭對手,更應該是“競爭隊友”。今天應該告別相互壓價的不明智之舉,從過去同行是冤家走到今天同行是贏家,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