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學家在20世紀五十年代末預言:如果人們可以在更小尺度上制備并控制材料的性質,將會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今天,以納米粉體材料作為納米技術一部分的我國產業,由實驗室研究逐漸走向產業化。據統計,我國擁有近百家家納米研發機構。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有323家納米企業,其中冠以"納米"字樣的企業共57家,社會投資約30億元。中國納米企業已經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中心的三大納米材料及納米技術產業帶,經濟實力雄厚的華東、華北及華南地區的納米材料企業,占全國納米企業的80%左右。
據了解,中國納米企業主要是納米材料企業,而從企業類型上來看,又主要分為應用型和生產型兩類。生產型企業主要從事各種納米粉體的生產,占所有納米企業的15%,大都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地;而納米材料的應用型企業占據了整個納米企業的84%,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達200家。
據悉,全國納米生產線已經建成30多條,產品大多集中于納米氧化物、納米金屬粉末、納米復合粉體等。單一粉體的應用已在全國展開。主要應用領域有紡織、塑料、陶瓷、橡膠等,主要用于產品的表面改性。
納米企業有一半以上成立于1995年以后,而2000年是中國納米材料企業驟增的一年,這表明,納米技術及其產業化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早在納米科技興起之初,我國就與國際同步進行納米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令人矚目的水平,在某些方面還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依靠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的國情要求我們以不同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的總體思路來發展納米技術。
我國發展納米產業,應以納米技術為契機,解決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和支撐產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納米技術首先要向傳統產業切入,調整產品結構,注入高科技含量,為實現我國的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做出貢獻。一方面,納米技術同時向高科技產業滲透,特別重視在環境、能源、醫藥和國防領域的納米技術應用,培育新興產業,逐步形成產業鏈。在目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的信息、宇航、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方面,選好切入點,在某些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平臺。
“十五”及以后一段時期是我國發展納米產業的極好時期,傳統產業應注重納米技術的應用。如化纖紡織行業中,納米改性的人造纖維,如抗紫外纖維、抗菌自潔纖維、防油防水纖維、防靜電阻燃纖維等,都已具備了產業化的條件。利用納米技術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我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除了空氣凈化和汽車尾車凈化以外,水質凈化也初見成效。淡水湖內藻類污染曾是環保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利用納米材料和技術治理淡水中藻類引起的污染,已在實驗室中取得了成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在藥物開發和新能源開發領域,納米技術也具有強勁的勢頭,發展潛力很大。
由于粉體技術幾乎涉及工業各個行業,解決納米技術尤其是納米粉體產業化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和共性問題日顯迫切。為促進我國納米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發展納米產業應走出符合國情的新路子。成立“中國粉體工業技術協會”,就可以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統籌考慮相關粉體行業的共性技術和重大問題,制定粉體工業技術標準,大力發展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納米技術及高科技前沿技術,搶占經濟和科技制高點。
據了解,中國納米企業主要是納米材料企業,而從企業類型上來看,又主要分為應用型和生產型兩類。生產型企業主要從事各種納米粉體的生產,占所有納米企業的15%,大都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地;而納米材料的應用型企業占據了整個納米企業的84%,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達200家。
據悉,全國納米生產線已經建成30多條,產品大多集中于納米氧化物、納米金屬粉末、納米復合粉體等。單一粉體的應用已在全國展開。主要應用領域有紡織、塑料、陶瓷、橡膠等,主要用于產品的表面改性。
納米企業有一半以上成立于1995年以后,而2000年是中國納米材料企業驟增的一年,這表明,納米技術及其產業化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早在納米科技興起之初,我國就與國際同步進行納米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令人矚目的水平,在某些方面還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依靠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的國情要求我們以不同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的總體思路來發展納米技術。
我國發展納米產業,應以納米技術為契機,解決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和支撐產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納米技術首先要向傳統產業切入,調整產品結構,注入高科技含量,為實現我國的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做出貢獻。一方面,納米技術同時向高科技產業滲透,特別重視在環境、能源、醫藥和國防領域的納米技術應用,培育新興產業,逐步形成產業鏈。在目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的信息、宇航、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方面,選好切入點,在某些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平臺。
“十五”及以后一段時期是我國發展納米產業的極好時期,傳統產業應注重納米技術的應用。如化纖紡織行業中,納米改性的人造纖維,如抗紫外纖維、抗菌自潔纖維、防油防水纖維、防靜電阻燃纖維等,都已具備了產業化的條件。利用納米技術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我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除了空氣凈化和汽車尾車凈化以外,水質凈化也初見成效。淡水湖內藻類污染曾是環保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利用納米材料和技術治理淡水中藻類引起的污染,已在實驗室中取得了成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在藥物開發和新能源開發領域,納米技術也具有強勁的勢頭,發展潛力很大。
由于粉體技術幾乎涉及工業各個行業,解決納米技術尤其是納米粉體產業化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和共性問題日顯迫切。為促進我國納米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發展納米產業應走出符合國情的新路子。成立“中國粉體工業技術協會”,就可以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統籌考慮相關粉體行業的共性技術和重大問題,制定粉體工業技術標準,大力發展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納米技術及高科技前沿技術,搶占經濟和科技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