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投擴產已成為鋰電池產業2017年的重點布局任務,行業內投資兼并購風起云涌,據起點研究(SPIR)統計,2017年以來,超330億資本砸向鋰電領域。與此同時,在上游碳酸鋰領域,開年以來,資金實力雄厚的碳酸鋰企業投擴產、資本兼并購大動作不斷。
碳酸鋰價格的漲跌一直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由于下游需求增長,產能擴張緩慢,自2016年以來,碳酸鋰供應偏緊,價格及毛利率一直處于相對高位狀態。預計2017年,碳酸鋰價格依然處于相對高位、整體供應依然偏緊的狀態。
據起點研究(SPIR)最新數據顯示,3月21日,碳酸鋰電池級報價13.2萬元/噸。出于對碳酸鋰未來前景的看好,國內企業紛紛加碼碳酸鋰項目。目前,共有道氏技術、山東瑞福、浦項集團、贛鋒鋰業、鹽湖股份等企業斥資超13.03億投建規模總計超5萬噸的碳酸鋰項目。
在資本運作方面,今年仍有大量投資用于碳酸鋰標的的兼并購,截至目前,西部礦業、比亞迪、西部礦業、科達潔能、天賜材料、美國雅寶等上市公司投入資金29.74億元用于兼并購碳酸鋰標的。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兼并購提高公司金屬資源儲量,從而增強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避免同業競爭,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過兼并購將業務擴展至碳酸鋰的生產加工,從而延伸公司產業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碳酸鋰投擴產項目
道氏技術8億布局碳酸鋰項目
1月份,道氏技術公布2017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2億元,用于公司“鋰云母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化項目”。
公告顯示,道氏技術的鋰云母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化項目位于江西省豐城市高新園區,年產碳酸鋰1萬噸(其中電池級碳酸鋰8500噸以及工業級碳酸鋰1500噸),同時副產8.76萬噸/年石英粉、18.58萬噸/年長石,3.04萬噸/年氧化鋁、1.45萬噸/年鉀鹽、2.55萬噸/年硫酸鈉,0.28萬噸/年銣銫鹽,項目建設期為2年。
浦項集團年產2500噸碳酸鋰工廠竣工
2月7日,韓國浦項集團舉行了工廠竣工儀式。這意味著,其在依靠獨自技術開發七年以后,每年可以生產2500噸碳酸鋰的工廠將進入實際啟動階段。
浦項制鐵方面表示,在生產上需要耗費12至18個月時間的現有自然蒸發式提取鋰資源的方法不同,確保了短則8個小時、最長也只需在1個月內就能提取高純度鋰的技術。鋰回收率也從現有的30%到40%提高到了80%以上。生產的碳酸鋰將供應給制造二次電池的LG化學、三星SDI和制作二次電池陽極材料的浦項制鐵ESM。
贛鋒鋰業5.03億元投建1.75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
1月17日晚,贛鋒鋰業(002460)公告稱,同意全資子公司寧都縣贛鋒鋰業有限公司(下稱“寧都贛鋒”)以自有資金50300萬元投資建設年產1.75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公告顯示,本項目總投資為5.03億元,資金來源為企業自籌和銀行貸款。主產品包括年產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年產0.25萬噸工業級碳酸鋰,項目建設期為1.5年。
山東瑞福2萬噸碳酸鋰擴建項目2月底投產
山東瑞福2萬噸碳酸鋰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已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整個瑞福鋰業項目建成達產以后,實現碳酸鋰2.8萬噸的總產能,和1萬噸的氫氧化鋰的總體產能。
現在施工的2萬噸碳酸鋰項目,總投資11億元,新上年產1萬噸碳酸鋰生產線2條,目前主車間、焙浸車間、回轉窯、酸化窯、冷卻窯、庫房、中控室等設施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計劃2017年2月底投產運營。同時,投資3.5億元建設1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已開工建設。
鹽湖股份啟動改造工程解決碳酸鋰產能瓶頸
3月13日,鹽湖股份間接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現有擁有年產1萬噸碳酸鋰裝置,經過藍科鋰業多年的摸索研究,現已攻克了從高鎂鋰比鹽湖鹵水中提鋰技術的難題,掌握了從鹽湖鹵水中運用吸附法提鋰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并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按現有技術和工藝路線,原工藝路線基礎上的裝置能力不足,因此,生產一直未達到設計產能。
為了使1萬噸碳酸鋰裝置達產達標,在充分利用現裝置的基礎上,實施填平補齊技術改造工程,以解決現有裝置產能瓶頸。鹽湖股份表示,本技術改造工程資金由藍科鋰業采取自籌和銀行貸款方式解決,預計該技改工程2017年9月30日基本具備投用條件,2018年裝置達產達標。
碳酸鋰資本兼并購
西部礦業擬20億收購青海鋰業及大梁礦業
西部礦業3月17日晚發布的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8億元,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收購大梁礦業100%股權及青海鋰業100%股權。
大梁礦業是集采礦、選礦為一體的現代礦山企業,大梁礦業所有的會東鉛鋅礦在鋅礦和鉛礦等金屬礦方面儲量豐富,公司主要產品為鋅精礦、鋅精礦含銀、鉛精礦和鉛精礦含銀,下游客戶主要為鋅礦、鉛礦等冶煉企業。青海鋰業的主營業務為碳酸鋰生產加工,而青海鋰業利用鹽湖鹵水提取鋰資源進而生產電池級碳酸鋰,主要應用于新能源電池——鋰電池的生產,屬于礦產資源開采的下游企業。
鹽湖股份與比亞迪投資5億開發鋰資源
3月1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青海鹽湖股份攜手比亞迪投資5億元,共同開發鹽湖鋰資源。新公司的注冊資本金5億元,其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5%股份,現金出資2475億元,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股份,現金出資2.45億元,深圳市卓域成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現金出資750萬元。
比亞迪目前已在鹽湖提鋰吸附劑制備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從鹽湖鹵水中提鋰的鋰吸附劑的制備技術,該科研突破是鹽湖商業化提鋰的關鍵。目前青海鹽湖提鋰-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鋰電池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建設項目已落地,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鋰電產業產值將會幾何式增長。
科達潔能4.74億間接控股藍科鋰業
1月5日,科達潔能約4.74億元受讓青海佛照鋰 62%股權以及青海威力53.62%股權。交易完成后,科達潔能將間接控制藍科鋰業27.69%股權。
據悉,青海佛照鋰2016年1至11月凈利潤為2065.28萬元,青海威力同期凈利潤為1275.2萬元。藍科鋰業主營業務為從青海省察爾汗鹽湖鹵水中提取碳酸鋰并銷售。公司擁有獨特的鋰鎂分離工藝與技術和突出的資源優勢,是我國鹵水提鋰領域領軍企業。
天賜材料參股江蘇容匯&江西艾德
天賜材料在鋰電材料平臺上的布局已初具規模,該公司參股了江蘇容匯22.22%的股權以及江西艾德51%的股權。業務范圍已經延伸至碳酸鋰原料和電池正極材料等方面,實現原材料供給的同時還具備業務橫向協同發展的能力,現在該公司的鋰電材料平臺基本形態和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鏈已形成。
美國雅寶收購江西江鋰&四川國潤
美國雅寶 2016年收購國內兩大知名鋰鹽生產商——江西江鋰和四川國潤,擴充鋰鹽產能。公司將增加位于智利的第三個碳酸鋰廠,計劃于2020年初啟動,并開始對江西江鋰進行20000至25000噸的產能擴張。到2021年,雅寶計劃碳酸鋰總產能超過16萬噸。
2016年全年凈銷售額26.8億美元,2016年全年鋰銷售額增長了31%,成交量增長了18%。基于對鋰業務的前景看好,雅寶預計2017年全年銷售額預計為28-29.5億美元,EBITDA預計為8-8.4億美元。其中鋰相關業務預計增長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