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移動通訊設備的發展,利用石墨烯改進、提升動力、儲能電池材料的性能,正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不管是出于炒作的目的還是科研成果的發布,一時間石墨烯電池新聞“鋪天蓋地”!
第一款產品是東旭光電于2016年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烯王”。
第二款產品是2016年12月華為推出的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助力的鋰電池。
第三款產品是東旭光電和貝斯特將石墨烯用在隔膜上做出的“國產石墨烯電池”。
……
雖然“石墨烯電池”的新聞很多,但準確的來講,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石墨烯電池”,基本上都是在材料中加入一點石墨烯,以提高鋰電池的部分性能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具體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石墨烯在鋰電池中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據了解,石墨烯在電池領域的應用形式主要有這么幾種:1、石墨烯單獨用于正/負極材料;2、與其它新型負極材料,比如硅基和錫基材料以及過渡金屬化合物形成復合材料;3、作為集流體或集流體涂層,用于提高電池功率特性。
通過以上資料來看,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應用還真不少,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1、石墨烯直接作為正/負極材料
研究表明,純石墨烯的充放電曲線跟高比表面積硬碳和活性炭材料非常相似,都具有高比表面無序碳材料的基本電化學特征,即首次循環庫侖效率極低、充放電平臺過高、電位滯后嚴重以及循環穩定性較差的缺點。
結構上來看,石墨烯的片狀結構抑制鋰離子的擴散,容易造成電池極化嚴重,這也導致了石墨烯的振實和壓實密度都非常低,再加上石墨烯成本極其昂貴。綜合來講,不存在取代傳統電極材料直接用作鋰離子電池的可能性。
2、石墨烯復合材料電極
石墨烯與硅基和錫基材料以及過渡金屬化合物形成復合材料電極。一方面來看,利用石墨烯的納米間隙可以很好地解決硅和錫材料的膨脹碎裂,另一方面,相互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團聚現象提高額外的儲鋰空間。
綜合來講,石墨烯復合材料做電極確實能改善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但考量材料成本、生產工藝、量產化可能,石墨烯復合材料電極做不到“一枝獨秀”,畢竟花了大力氣做出的材料性價比不高,也就沒有實現產業化的必要。
3、石墨烯作為導電劑
其他方面來看,加入到導電劑能提高材料的循環性能和高倍率性能,效果明顯高于天然石墨和乙炔黑,同時能將電芯內阻減小至最小,有效地解決了阻礙鋰電池產品快速充電的技術瓶頸,同時大大延長了電池使用壽命,但高倍率性能不理想,難以廣泛應用。
雖然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總是很骨感,片層結構的石墨烯很難實現均勻分散,除此之外,石墨烯表面具有豐富的官能團,添加過多不僅會降低電池能量密度,而且會增加電解液吸液量,同時還會增加與電解液的副反應而影響循環性,甚至有可能帶來安全性問題。
4、石墨烯應用于正極材料
研究表明,石墨烯作為輔料添加到正極材料中,可改善倍率和低溫性能。但是此類研究的重復性不高,筆者查閱相關資料,有研究表明,石墨烯包覆磷酸鐵鋰只能微弱提高充電性能,效果還不如碳納米管;而石墨烯包覆三元材料會使材料性能下降,若使用氧化石墨烯性能會略微改善。綜合來講,并不是特別理想。
總結
雖然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應用目前并不可觀,但今天的石墨烯并不等同于未來的石墨烯,馬克思曾在其唯物辯證的哲學思想中提出:“新事物的發展經歷著由小變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人們對新事物的認可也有一定過程,事物的發展方向雖然道路曲折迂回,但終歸是前進的和上升的。”石墨烯的性能與其層數息息相關,倘若有一天能實現高質量單層石墨烯的量產,或許一切又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