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8月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21家,有效產能共計25.8萬噸/年。保守估計,下游太陽能級硅片廠商對多晶硅料的年需求量約45萬噸,國內的多晶硅產量短期難以滿足需求。
在以往,我國的多晶硅主要依靠國內進口,制約著光伏太陽能發電發展。2016年,伴隨著國內的不斷擴展,國產多晶硅進口首次降低在50%以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的現狀才有所改變。目前,中國進口多晶硅主要來自韓國、德國、美國,這三國的進口占據總進口量的70%以上。
從近期來看,國內多晶硅的市場價格有所回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分析指出,從年初到8月底,國內多晶硅均價12.78萬元/噸,相比去年同期仍下跌3.0%。7-8月份的價格上漲,尚不能覆蓋3-4月份的懸崖式下跌,漲價只是在旺盛需求下經歷價格低谷之后的理性回升,且漲幅相對平穩。8月份在多家企業檢修的同時,其他企業有一部分增量,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壓力,價格回調總體平穩。根據供需情況預計,未來一個月之內,多晶硅價格仍可獲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