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德國《汽車周刊》報道,在剛舉辦完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公布了大規模電動車發展計劃《RoadmapE》,到2030年大眾全部車型都將有電動版,投資高達700億歐元,其中500億歐元將投向電動車電池。大眾CEO穆倫(MatthiasMüller)強調:“我們已經計劃下一代電動車電池: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他表示大眾將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將在中國、歐洲和北美尋找、發展長期戰略性伙伴。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技術領先的特斯拉動力電池電芯全面升級后,電芯的比能量已經達到300wh/kg,再往上提升的難度已非常大。壓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下一階段,業界認為最好的出路是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至少是當下傳統鋰電池的三倍,充電時間縮短的同時,續航里程更遠,充放電次數更高(更耐用),真正進入市場應用后,將會給動力電池產業帶來顛覆性變化。
國內在無機全固態鋰電池領域的研究己經開展了很多年,主要集中在微型器件使用的薄膜固態鋰電池方面。近年,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大容量無機全固態鋰電池用正極材料、固體電解質材料以及電極/電解質界面改性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結果。而要發展這種新型化學儲能技術,同樣面臨著很多的科學問題有待解決,主要包括:高穩定性、高離子導電特點鋰離子導電材料體系的構效關系與材料設計研究、電極/電解質固固兩相界面調控與反應機制研究、全固態體系中鋰離子嵌脫過程引起的材料應力分布變化和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及調控研究,以上技術與科學問題的解決對推動全固態鋰電池的實用化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當前的大形勢來看,固態電池現在的制備技術成熟度不高,能形成規模產能的企業有限,技術規模化擴產需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仍處于推廣發展期。總的來說,大容量全固態鋰電池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影響大容量全固態鋰電池性能的科學與技術問題正在逐步解決,大容量全固態鋰電池在未來儲能甚至動力領域中必將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