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新能源汽車帶動上游鋰鹽需求,2018年上半年碳酸鋰供需緊平衡。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76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77.7萬輛,復合年增長率157%。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突破100萬輛。根據測算,在經過中游動力鋰電池到下游整車層層傳導之后,鋰鹽依然可占新能源汽車單車成本的10% 以上。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刺激下,預計全球范圍內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帶動的鋰鹽需求將從4.72萬噸碳酸鋰當量增加至19.07萬噸碳酸鋰當量,年復合增長率 41.7%。而全球范圍內總計鋰鹽需求從2016年的20.09萬噸碳酸鋰當量增加到2020年的40.2萬噸碳酸鋰當量,年復合增長率19%。考慮到2018年全球鋰資源公司擴產計劃集中于下半年,預計2018年上半年全球的鋰資源供需偏緊,而下半年產能逐步釋放。
布局上游擴產中游,公司2018年鋰鹽產品市占率繼續提升。中國上游鋰資源的供應中70%為進口鋰輝石礦,因此布局海外資源的鋰生產加工企業優勢巨大。根據公司鹽湖及礦山布局,其上游鋰資源權益碳酸鋰當量儲量達152萬噸。公司礦石2017年實現100%自給,2018年新生產線建成后將全部自給,不對外銷售。而在中游方面,2018年-2019年公司投產的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產能建設完成后,公司的主要鋰鹽產品產能將維持在5.09萬噸的碳酸鋰以及3.2萬噸的氫氧化鋰,折合成碳酸鋰當量為8.8萬噸。較目前公司3.8萬噸的主要鋰鹽產品產能增加2.3倍。預計2018年公司碳酸鋰市占率或至25%,較2016年19.29% 提升5.71%,氫氧化鋰市占率提升至36%,較2016年32% 提升4%。
拓展鋰電池生產業務,公司打造鋰產業鏈一體化。公司近年來逐步拓展下游鋰電池生產業務。2017年公司投資年產6億瓦時高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同時引入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長續航動力電池項目課題負責人許曉雄博士等技術人員布局固態電池研發工作。此外,2018年公司全資子公司贛鋒電池以自有資金4260萬元人民幣與其他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設立江西贛鋒新能電池有限公司。通過業務延伸至動力鋰電池生產,公司未來將推進鋰產業鏈業務上下游一體化。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將達到13.16億元,22.95億元,28.6億元。基于相對估值法中PE估值法和EV/EBITDA估值法分別得出目標價81.90元和82.36元,上調目標價至82.10元。預估2018年EPS為3.12,對應的PE為26.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