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8日,是廣州吉必時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成立4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專業從事氣相二氧化硅納米粉體材料開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董事長王躍林堅持以發展民族的氣相二氧化硅工業、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為己任,走出了一條自強發展的振興之路。
氣相二氧化硅作為世界上真正實現產業化的無機納米粉體材料,在橡膠、涂料、膠粘劑、油墨、塑料以及醫藥和航天航空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國防和高科技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當初僅有德、美、烏、日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批量生產。我國市場上的氣相二氧化硅被進口產品占據了80%,且價格昂貴。國內不少企業都嘗試引進或與國外公司合資進行氣相二氧化硅的規模化生產,但因為國外公司將其列入核心技術不愿向外擴散等原因而一直沒有實現。
目前,國際上氣相二氧化硅工業的發展趨勢是生產線與有機硅的生產裝置合作,有機硅單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基三氯硅烷及高低沸物等副產物直接作為制備氣相二氧化硅的主體原材料,而氣相二氧化硅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HCl又返回作為有機硅單體的原材料,形成一個資源相互利用的良性循環。該工藝路線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非常好,但技術難度也很高,目前只有美國和德國公司掌握了該核心技術。王躍林毅然沿著這條工藝路線,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通過與烏克蘭國家科學研究院進行合作,在其已有的250噸/年以四氯化硅為原材料制備氣相二氧化硅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在國內首次建成了年產500噸完全利用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為原料生產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選擇建在了國內一家大型有機硅廠旁邊,由于該廠的甲基三氯硅烷等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的產生量十分巨大,當時只能露天堆放,存在安全隱患。生產線投產后,將這些副產物變廢為寶,消除了環境和安全隱患,使困擾該廠多年的難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該項目的建成,使我國氣相二氧化硅單套裝置生產能力提高到500噸/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完全采用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為原料制備納米氣相二氧化硅核心技術的國家。其所產的氣相二氧化硅系列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標志著我國已步入納米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的先進國家行列。
2004年8月18日,吉必時公司與中石油吉化公司合資建設的另一條1000噸/年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線一次點火試車成功,當年生產氣相二氧化硅產品超過200噸。這條生產線完全采用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甲基三氯硅烷為原材料,使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生產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當年,鄒家華同志到吉必時公司視察時,曾十分欣賞王躍林對發展民族氣相二氧化硅工業所做出的貢獻,親筆為他題詞'創新先進技術,發展民族工業'。如今,王躍林又在規劃,2005年吉必時公司將在東北、華東和西南建設三個氣相二氧化硅生產基地,將技術優勢與當地資源配置優勢有機結合,實現生產基地在全國范圍內的網絡布局。預計2007年吉必時公司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能力將超過5000噸/年,他們拓展出的氣相二氧化硅國產化之路也將越走越寬廣。
氣相二氧化硅作為世界上真正實現產業化的無機納米粉體材料,在橡膠、涂料、膠粘劑、油墨、塑料以及醫藥和航天航空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國防和高科技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當初僅有德、美、烏、日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批量生產。我國市場上的氣相二氧化硅被進口產品占據了80%,且價格昂貴。國內不少企業都嘗試引進或與國外公司合資進行氣相二氧化硅的規模化生產,但因為國外公司將其列入核心技術不愿向外擴散等原因而一直沒有實現。
目前,國際上氣相二氧化硅工業的發展趨勢是生產線與有機硅的生產裝置合作,有機硅單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基三氯硅烷及高低沸物等副產物直接作為制備氣相二氧化硅的主體原材料,而氣相二氧化硅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HCl又返回作為有機硅單體的原材料,形成一個資源相互利用的良性循環。該工藝路線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非常好,但技術難度也很高,目前只有美國和德國公司掌握了該核心技術。王躍林毅然沿著這條工藝路線,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通過與烏克蘭國家科學研究院進行合作,在其已有的250噸/年以四氯化硅為原材料制備氣相二氧化硅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在國內首次建成了年產500噸完全利用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為原料生產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選擇建在了國內一家大型有機硅廠旁邊,由于該廠的甲基三氯硅烷等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的產生量十分巨大,當時只能露天堆放,存在安全隱患。生產線投產后,將這些副產物變廢為寶,消除了環境和安全隱患,使困擾該廠多年的難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該項目的建成,使我國氣相二氧化硅單套裝置生產能力提高到500噸/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完全采用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為原料制備納米氣相二氧化硅核心技術的國家。其所產的氣相二氧化硅系列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標志著我國已步入納米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的先進國家行列。
2004年8月18日,吉必時公司與中石油吉化公司合資建設的另一條1000噸/年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線一次點火試車成功,當年生產氣相二氧化硅產品超過200噸。這條生產線完全采用有機硅單體工業副產物甲基三氯硅烷為原材料,使我國氣相二氧化硅生產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當年,鄒家華同志到吉必時公司視察時,曾十分欣賞王躍林對發展民族氣相二氧化硅工業所做出的貢獻,親筆為他題詞'創新先進技術,發展民族工業'。如今,王躍林又在規劃,2005年吉必時公司將在東北、華東和西南建設三個氣相二氧化硅生產基地,將技術優勢與當地資源配置優勢有機結合,實現生產基地在全國范圍內的網絡布局。預計2007年吉必時公司的氣相二氧化硅生產能力將超過5000噸/年,他們拓展出的氣相二氧化硅國產化之路也將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