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美媒稱,市場對鋰的需求及其價格的暴漲,再加上中國對供應的嚴格控制,重新激起了人們對開采歐洲鋰礦藏的興趣。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13日報道,過去兩年來,用于生產從手機電池到特斯拉汽車電池的鋰的價格翻了一番多,一度達每噸2.1萬美元。分析人士預計,到2025年鋰離子電池市場的規模將超過900億美元。
報道稱,雖然歐洲企業使用的鋰占世界的25%,但一批中國公司卻獲得了生產世界上幾乎所有電池用鋰的澳大利亞和南美礦山的潛在控制權。這讓一小批先驅者開始競相重新開采歐洲的礦山。
報道稱,目前,出產鋰的最佳地方是德國和捷克共和國。一些企業在這兩個國家成功開采并生產了鋰,它們希望將其賣給遍布中歐的眾多汽車制造廠。在英國、葡萄牙和瑞典等地,各公司正在鉆孔并繪制地下鋰礦的3D圖。
報道稱,科尼什鋰礦公司的地質學家們正在利用衛星圖像搜索富含鋰的巖層和植被模式,甚至仔細研讀那些早已過世的礦工的發黃日記,尋找一切表明何處可能隱藏著鋰礦的線索。科尼什鋰礦公司是一家在英國康沃爾地區尋找鋰礦藏的初創企業。
英國地質勘察研究所地質學家理查德·肖說:“這是采礦史上一個令人心醉的時刻。”
隨著歐洲的汽車制造商開始批量生產電動汽車,歐洲大陸保證自身的鋰儲量的需要變得越來越緊迫。
報道稱,鋰是很容易找到的,但只有礦藏豐富的巖層或鹵水中才能產生足夠的鋰金屬,使采礦有利可圖。德國弗賴貝格工業大學采礦與地質學教授馬丁·貝爾托說,如果能夠發現足夠豐富的礦藏,那么歐洲可以提供每噸價格大約在4000美元左右的鋰。這與澳大利亞的生產成本相符,并且遠低于此前達到頂峰時的2.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