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2014年之前,全球正極材料的主要產品是鈷酸鋰,其主要應用于3C消費領域,在2013年占全球正極材料的產量約42.11%。
但是近期據起點研究(SPIR)統計,2017年全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相比2016年的16萬噸同比增長 31.25%。其中三元材料成為2017年增長最快的正極材料。
2017年業內對高鎳三元的關注與研發投入明顯提高,當升科技、寧波容百、湖南杉杉、格林美等主要多家廠商開始重點布局高鎳三元產線。
據起點研究院(SPIR)統計,2017年中國鎳鈷(錳)酸鋰市場規模達175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119%。在2013-2017年間,中國鎳鈷(錳)酸鋰市場呈現高速增長,這主要受到國內電動車用動力電池、3C電池的鈷替代、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快速增長的影響,帶動了中國鎳鈷錳酸鋰材料市場需求的持續快速增長。
鋰電材料投資同期增長三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投資減少的情況下,鋰材料項目投資額增長了三倍,增長主要來自于正極和隔膜材料的項目投資。2018年1-5月份,正極材料投資總額186億元,占到全產業鏈總投資額的17.48%;隔膜材料項目投資總額64億元,占比4.28%。
正極材料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三元材料及前驅體項目。2018年2月,財政部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規定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不低于150 km,能量密度不低于105 Wh/kg,滿足新的政策要求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使得大部分企業轉向三元材料。2018年1-4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22.8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78%,鋰電池下游需求旺盛,將帶動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將持續上漲。
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是未來技術發展的主流,有望在這一輪新能源汽車的行情中持續受益。
三元材料的高鎳化包括NCM622、811體系與NCA體系,高鎳正極材料無論是從產品和技術溢價來說顯著優于其他正極材料。從產品差異化角度來說,NCM811擁有更高能量密度,比NCM523高出23%。從技術溢價角度上看,高鎳正極材料能享受到技術溢價,單噸盈利將有巨大提升。根據西部證券的相關測算,NCM622、NCM811的單位成本分別比NCM523減少6%、14%。而從單位售價來看,NCM622的單位售價比NCM523高出4%。
因此,未來高鎳產品的推出將帶來產品差異和技術溢價,具備高鎳前驅體產能,率先實現高鎳產品穩定供貨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提升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