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目前工業上普遍采用碳化法生產碳酸鈣,在普通的碳化過程中,由于立方形的碳酸鈣表面能較低,在自然界最穩定,所以在通常的情況下,碳化法得到的是立方形的方解石碳酸鈣晶體。
但是由于不同行業對碳酸鈣的形態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生產油墨的需要立方形或球形的碳酸鈣,橡膠行業需要針形或鏈狀的碳酸鈣,陶瓷行業要求高純、微細球形碳酸鈣。因此要滿足各行業對不同晶型碳酸鈣產品的需求,必須采用晶型控制的手段,控制碳酸鈣的結晶過程,以生產不同晶型的產品。目前已開發出的碳酸鈣形貌有:紡錘形、立方形、纖維狀、球形、鎖鏈形、花瓣狀、片狀、蘑菇云狀、針狀等。
立方形碳酸鈣
立方形碳酸鈣是指晶體在透射電鏡下影像顯示為立方體形狀的碳酸鈣。據文獻報道,立方形碳酸鈣的晶型控制劑有Al2(SO4)3,ZnSO4,H2SO4,H2O2,NaHCO3,NH4Cl,丙二醇等。如日本白石株式會社采用兩段噴霧法,以硫酸鹽為晶型控制劑制備出平均粒徑為5~20nm的立方形納米碳酸鈣。國內也曾以間歇碳化法采用硫酸為晶型控制劑制備出平均粒徑為45nm的立方形納米碳酸鈣。除此外,晶核形成時的溫度也是影響碳酸鈣產品晶型的因素。因此采用低溫工藝生產納米碳酸鈣過程中,在不加任何晶型控制劑的情況下,控制碳化溫度也可以得到立方形碳酸鈣產品。
應用:立方形碳酸鈣常用作油漆等涂料的填充劑,另外也可將立方形碳酸鈣填充在油墨中作為填充劑使用。
玫瑰形和紡錘形碳酸鈣
碳化法生產紡錘形的碳酸鈣非常普遍。晶型控制劑有H2O2、螯合劑、有機添加劑蔗糖和全氟烷基甜菜堿等。而在未添加晶形控制劑的情況下,將濃度為60g/L的氫氧化鈣懸浮液置于反應塔,以18mL/min·g的流速為將Ca(OH)2通入含5%的CO2,進行攪拌碳化反應,控制溫度為56-60℃,也可制備出平均粒徑為1.5μm的紡錘形碳酸鈣。
應用:紡綞形和玫瑰形碳酸鈣一般用于造紙、橡膠、塑料、涂料等工業中,亞微米紡錘形碳酸鈣用作造紙涂敷顏料時,可提高紙的表面光澤及涂敷物性,是一種很好的紙涂敷顏料;用在高檔卷煙紙中,可以提高卷煙紙的燃燒性能,透氣性能等。
鏈狀碳酸鈣
鏈狀超細碳酸鈣是由幾個到幾十個微細碳酸鈣晶粒相互連接而成,具有鏈狀結構。隨著合成條件不同,會具有不同的粒徑和長徑比。合成鏈狀碳酸鈣的一般方法是在碳化過程中當Ca(OH)2懸濁液中途成粘稠的膠狀乳濁液時,加入晶形控制劑來控制晶核的成長。主要的晶形控制劑有鎂鹽、鉀鹽、多聚磷酸鈉、水溶性金屬鹽和螯合劑。
應用:鏈狀碳酸鈣具有較高的活性和優良的補強性能,可添加到橡膠、塑料中。將納米鏈狀碳酸鈣添加到 PVC 管材、板材的混料中,使得產品的抗沖擊強度以及拉伸強度均得到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制品的外觀和加工性能也得到良好的改善。
球形碳酸鈣
球形碳酸鈣通常由鈣鹽與碳酸鹽在濃堿性溶液中,經低溫反應制得。主要的晶形控制劑為鎂鹽、鉀鹽和多聚磷酸鈉。其中用硅酸鈉為晶形控制添加劑,通過石灰乳碳化工藝可以制備顆粒尺寸為40~50nm的球形碳酸鈣粉體。添加劑硅酸鈉的最佳用量為0.7%~1.5%。
應用:納米球形碳酸鈣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磨性,主要應用于橡膠、造紙、油墨、塑料和牙膏中。使用球形納米碳酸鈣所配置的油墨粘性較好、穩定性高、干燥快,并且由于顆粒小、分散性好,故而所形成的網點完整,提高了油墨的光潔度及印刷性能。另外球形納米碳酸鈣在電子、陶瓷領域也有使用。
片狀碳酸鈣
根據片的形狀可分為正方形、六邊形或多邊形片狀碳酸鈣。片狀碳酸鈣難以用常規的碳化方式制備,通常都需要采用多步碳化或添加晶型控制劑達到控制形狀為片狀的目的。
應用:片狀碳酸鈣適用于造紙工業中,可以獲得具有優良吸墨能力、白度、印刷性和平滑性的紙。片狀碳酸鈣在造紙、涂料行業非常有價值。作為填料和增強劑,片狀碳酸鈣由于按照非常規的方式排列,在混合物中具有光滑度高,光澤度高等優點。在混合物中它還具有高的電阻率和彈性系數。
針狀碳酸鈣
針狀碳酸鈣形貌類似針形,長徑比較高,其粒度一般采用徑向尺寸和長徑比加以定義。制備針狀碳酸鈣常用的晶型控制劑有六偏磷酸鈉、硫酸鈉等。
應用:針狀碳酸鈣極少發生團聚現象,更易于分散,賦予應用體系更好的增強、增韌功能,其作為功能性填料添加到橡膠、塑料、紙張等制品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品的機械性能和體系的流變特性、加工性能。(粉體網編輯整理/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