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承擔的'鈦酸鹽陶瓷粉體的制備方法研究和常壓水熱生產鈦酸鍶基陶瓷粉體'項目,日前通過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專家認為該技術總體上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建議盡快向產業化推進。
該項目研究的溶膠-凝膠法工藝中不加入任何添加劑和催化劑,直接制得均質白色凝膠,從而得到粒徑均勻、尺寸小的納米鈦酸鹽。研究人員通過真空電弧爐對鈦酸鹽基陶瓷材料的摻雜、復合、制備、材料體系設計、結構、影響因素等問題進行有效研究,在國內外尚都屬首次,對制備陶瓷材料的理論和工藝技術改進有積極意義。
常壓水熱法克服了高壓水熱合成中溫度高、壓力大、強腐蝕、不能連續生產的缺點,制備出的鈦酸鍶基陶瓷粉體純度高、粒度均勻,實驗的穩定性和重現性好。該方法成本低、生產過程安全、無污染,產業化前景好。該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授權1項。(李同)
該項目研究的溶膠-凝膠法工藝中不加入任何添加劑和催化劑,直接制得均質白色凝膠,從而得到粒徑均勻、尺寸小的納米鈦酸鹽。研究人員通過真空電弧爐對鈦酸鹽基陶瓷材料的摻雜、復合、制備、材料體系設計、結構、影響因素等問題進行有效研究,在國內外尚都屬首次,對制備陶瓷材料的理論和工藝技術改進有積極意義。
常壓水熱法克服了高壓水熱合成中溫度高、壓力大、強腐蝕、不能連續生產的缺點,制備出的鈦酸鍶基陶瓷粉體純度高、粒度均勻,實驗的穩定性和重現性好。該方法成本低、生產過程安全、無污染,產業化前景好。該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授權1項。(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