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陶瓷氣凝膠因其超輕、耐火、耐腐蝕、耐高溫等特性,非常適合解決航空航天領域的隔熱問題,但其脆性、高溫析晶、熱震坍縮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相關研究和應用。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研究人員,共同研究合成了米層狀結構的雙曲線結構陶瓷氣凝膠,通過結構設計實現了“負特性”的超材料,該材料可以極大增強傳統陶瓷氣凝膠材料的各項性能,甚至賦予其新的特性。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于《科學》雜志。
該研究成果基于5年的石墨烯氣凝膠基礎研究,并歷時2年完成。該論文第一作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徐翔向《中國科學報》介紹,前期的基礎研究完成了石墨烯氣凝膠的超彈性、負泊松比、超輕、導電、流體行為、耗能行為等研究。
負泊松比效應,是指受拉伸時,材料在彈性范圍內橫向發生膨脹,而受壓縮時,材料的橫向反而發生收縮。這種現象在熱力學上是可能的,但通常材料中并沒有普遍觀察到負泊松比效應的存在。
于是,研究團隊在負泊松比增強石墨烯氣凝膠變形特性的研究基礎上,采用在石墨烯氣凝膠模板原位沉積陶瓷的CVD技術,并通過加熱刻蝕模板的方法,使得制備所得的陶瓷氣凝膠不但獲得了負泊松比特性,并通過孔壁的“雙壁”亞結構,同時實現了陶瓷氣凝膠的負熱膨脹特性,從而極大增強了陶瓷氣凝膠的力學及熱學等性能。
據了解,與聚合物和環氧樹脂不同,陶瓷材料不易熔化、分解或軟化;與諸如有機物的其他物質相比,其化學鍵不因熱和紫外輻射而斷裂,且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此外,陶瓷不會在深層空間的極端真空中排出氣體,具有優良的電氣隔離特性,即使在長久高溫下也有長壽命,是優質的航空航天材料之選。
徐翔表示,研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研究人員突破了諸多困難。陶瓷氣凝膠CVD的制備是研究的關鍵,為賦予陶瓷氣凝膠柔韌性,控制孔壁壁厚,提高陶瓷氣凝膠結晶性,并實現結構設計,研究人員歷經了近千次的反復實驗。此外,陶瓷氣凝膠具有的超輕特性,使得商用測量系統無法測試其導熱系數。為此,研究團隊搭建了專門的測量設備,并進行了可靠性論證工作。
該論文通訊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系教授段鑲鋒告訴《中國科學報》,該陶瓷氣凝膠為解決陶瓷超輕結構的脆性問題,以及受熱析晶問題提供了研究思路,極大地促進了陶瓷氣凝膠在隔熱、催化、能源、環境治理、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
段鑲鋒表示,該項研究僅僅是一個開始,下一步研究團隊將繼續研制更柔韌,能適應更高工作溫度,具有更低導熱系數的陶瓷氣凝膠超輕結構,進一步促進陶瓷氣凝膠在多領域的廣泛應用。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