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07萬輛和9.5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3%和138%,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分析認為,今年車市首月整體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超出之前預期。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的動力是什么?未來景氣能否持續?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在哪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6.5萬輛和236.7萬輛,產銷量比上月分別下降4.7%和11.1%,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2.1%和15.8%。在車市依舊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卻出現了逆勢增長。深圳福田區某新能源汽車4S門店的銷售經理章奮志表示,從去年年底至今,他們門店每個月銷售量都保持在160臺左右!拔覀冮L期處于類似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正常一輛車交付期可能要等兩個月左右,基本沒有庫存車之類的。這個月截止到現在,已經交了大概80多臺,還有大概30多臺在緊張辦理上牌!闭聤^志介紹。
在章奮志看來,雖然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不斷攀升,但其中有不少消費者是想趕在還有補貼政策時把車買到手。
財政部等四部門此前印發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雖然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一直在退坡,但是通過補貼政策,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了新能源汽車。深圳消費者陳先生說:“主要還是看新能源車的質量,包括性能、內飾、外觀各個方面,這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政府補貼會成為一個激勵。”
資深汽車媒體人茄海濤認為,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持續優化不僅促進產業質量提升,同時也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他說:“其實補貼的退坡是一件好事。未來消費者有很大的選擇權。補貼退坡之后,消費者再去選擇汽車時,可能會根據這輛車的技術,包括提供的服務去選擇,而不是單純靠補貼后的價格去選擇這輛車!
目前,外國汽車廠商紛紛發力新能源,同時將目標市場鎖定了我國,并已經開始積極布局,包括寶馬、大眾、通用等先后與我國汽車廠商合作,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表示,國際廠商的參與是把“雙刃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一個比拼質量、服務的新階段已經到來。新能源車目前進入了一個提質發展的階段,大家在市場競爭中,尤其是應對2019年新的環境時,都在提升產品的技術指標。因此新能源車已經進入新一輪比拼質量、比拼技術的新階段。2019年,新能源車應該會帶來更多驚喜。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雖然代表未來的趨勢,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所有的股票都值得投資。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這個市場經過殘酷的競爭,最后優勝劣汰,每個環節會角逐出一兩個龍頭。從長期的角度看,每個環節只有一到兩個公司能夠取得最后的成功。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