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全球各大醫藥企業紛紛發布2018年年報,其中四家收入超過500億美元,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強生 營收815.82億美元
據強生2018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815.82億美元,同比增長6.7%。
其中制藥業務營收407億美元,同比增長12.4%。
多發性骨髓瘤藥物Darzalex表現最為亮眼,全年業績20.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
2018年強生核心產品銷售額(億美元)
(來源:新浪醫藥)
羅氏 營收572.1億美元
羅氏集團2018年全年營收572.1億美元,同比增長7%。
公司業務包括制藥和診斷兩個領域,其中制藥銷售額為447億美元,同比增長7%,占收入比重的77%;診斷業務實現收入131.68億美元、同比增長7.31%,占收入比重的23%。
羅氏集團制藥和診斷業務營收占比
制藥業務增長主要是由Perjeta,Ocrevus,Tecentriq,Alecensa,Gazyva/Gazyvaro和Hemlibra等藥物增長帶來的,2018年這些產品已占到制藥板塊收入的22%(2015年占比僅8%)。
輝瑞 營收536.47億美元
輝瑞公布2018年財報,2018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536億美元,增長2%。
新上市藥物,生物類似藥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為其業績的主要增長動力。
公司的業務分為兩大部分:IH(創新醫療,Pfizer Innovative Health)和EH(基礎醫療,Pfizer Essential Health)。其中IH累積收入334.26億美元,同比增長6%;EH整體表現欠佳,累積收入202.21億美元,同比下降4%,原因主要在于2017年2月剝離Hospira的Infusion Systems,無菌注射藥品、Peri-LOE不景氣。
諾華 營收519.00億美元
瑞士制藥巨頭諾華近日發布2018財年業績報告,全年凈銷售額為519億美元,同比增長6%。主要得益于銀屑病重磅藥物Cosentyx和心衰藥物Entresto的強勁表現。
Promacta/Revolade、Tafinlar+Mekinist、Entresto、Xolair等四款產品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美元。
2018年,諾華創新藥業務收入349億美元,同比增長8%;仿制藥單元Sandoz銷售額達99億美元;Alcon全年71億美元,同比增長6%。
默沙東 營收422.94億美元
默沙東公布2018年財報,全年實現總收入422.94億美元,同比增長5%。
2018年研發總投入97.52億美元,占收入比重23.1%,相比2017年下降6%。
其中制藥業務收入376.89億美元,同比增長5%。制藥業務中:
GSK 營收409.92億美元
近日,葛蘭素史克(GSK)對外披露2018年業績,數據顯示,GSK全年實現總收入308.21億英鎊(約合409.92億美元),相比2017年增長5%。
制藥業務收入173億英鎊(約合230.09億美元),同比增長2%。
疫苗業務收入59億英鎊(約合78.47億美元),同比增長16%。
消費者保健業務則實現77億英鎊(約合102.41億美元)營收,增速與制藥業務保持一致。
GSK在2018年研發投入共計38.93億英鎊(51.78億美元),占收入比重12.6%,相比2017年下降13%。
賽諾菲 營收391.258億美元
法國制藥企業賽諾菲近日發布了2018年財報。報告顯示,其在2018年凈銷售額為344.63億歐元(約合391.258億美元),同比2017年增長2.5%。
中國是2018年賽諾菲業績增速最快的區域,增幅達到12.7%。
艾伯維 營收327.33億美元
AbbVie公布2018年業績,全年實現總收入327.33億美元,增幅15.2%,一方面有賴于阿達木單抗的穩步增長,更大是由于腫瘤和丙肝業務的快速增長。
2018年艾伯維公司年報銷售數據
(來源:藥渡)
禮來 營收245.56億美元
2018年全年收入245.56億美元,同比增長7%。
(來源:動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