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當前,在兩票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4+7”帶量采購等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醫藥市場面臨格局重構的局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給醫藥企業帶來不小的波動。業內表示,醫藥行業將加速優勝劣汰,藥企每天都在上演“絕地求生”。
(圖片素材 來源網絡)
其中,兩票制減少了流通環節,行業集中度向網絡覆蓋廣、物流配送能力強、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靠攏,中小型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在改變國內藥企格局的同時,也加劇了國內藥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一方面是國內企業間的競爭,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國家引導通過一次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縮小價格差距。
業內指出,具體而言,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藥企會對藥品市場進行重新分配。此外,不僅是國內藥企,國際創新藥企以及仿制藥藥企也會對中國市場展開爭奪戰,整個醫藥格局將發生改變。
而“4+7”帶量采購政策有規定,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不能參與競標,也就意味著這批藥企或不能維持以往的“高價”和市場份額。而能參與競標的藥企為爭奪試點城市60~70%的采購量,都采取了壓價的策略。在此情況下,醫藥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降價或成大趨勢。
那么,在當前醫藥環境下,藥企如何才能在“絕地求生”中幸存下來,并且“吃雞”呢?有分析人士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是明確企業的準確定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定位清晰才能為后續發展開路,否則容易半途迷路,失去方向。
二是依據自身優勢確定戰略。藥企在定位明確后,需要進行自我解剖,挖掘自己的優勢,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借助長處打造“硬核”。
三是建立適應外部變化的組織架構。業內表示,藥企需要構建長期組織能力,練好管理基本功才是應對外部挑戰的核心。企業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做內部組織建設,長期積累才能保持著強大的執行力和戰斗力。
四是加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目前隨著國內醫藥市場競爭激烈,藥企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渴望。企業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才能組織更強大的人才團隊,為企業出謀劃策。
五是制定落地的管理計劃。在萬事俱備的條件下,落地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藥企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助力企業更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當前,醫藥政策倒逼藥企升級,企業需要通過擴大創新研發實力、管控成本和質量、減少流通環節等方向提升競爭力。市場瞬息萬變,藥企必須在明確自我定位的基礎上,發揮優勢,取長補短,以更靈活科學的戰略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