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300首小学,一杆大枪草一家三娘的故事,男人的坤坤升到女人的坤坤,国产处破苞无码精品网站下载

中國稀土產業遭遇尷尬


來源:化工信息網

標簽稀土
一向以資源優勢得天獨厚而自豪的中國稀土產業正在經歷迄今為止最長的一個寒冬期——連續第5個年頭深陷價格低谷難以自拔。稀土產業的遭遇再一次證明,組織上的散亂狀態和科技上核心競爭力的匱乏,是我國不少優勢產業優勢難優的癥結所在。

  四頂桂冠難掩四大尷尬

  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多數稀土產品仍然在跌破成本線的價格低谷中苦熬,大多數稀土企業深陷虧損。我國稀土產業雖然擁有世界稀土資源第一、生產規模和生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和消費量第一四項桂冠,但四項第一難掩四大尷尬。

  尷尬一:寶貴資源,廉價出售。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專家陳甲斌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務院及所屬原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保護稀土資源、加強行業管理的約束性政策。然而由于條塊分割,多頭管理,企業隸屬關系復雜,受利益驅動和地方、部門主義的保護,違規或越權審批稀土項目的現象多年來一直禁而難止,約束性政策取得擴張性效果。

  記者調查了解到,從80年代末期開始,國內采用簡單落后工藝開采稀土的大小礦點呼啦啦冒出上千家,自此屢禁不絕,市場好時一哄而上,市場差時停產了事,至今從事稀土原料生產的仍有上百家。而一些稀土資源稀缺國家常常乘國內商家低價競銷之機擴大購買、增加儲備,而當中國稀土價格上揚時,外商又開始吃庫存,中國企業承受不了產品的積壓,只得降價銷售以維持生產。資源在我們手里,價格卻控制在別人手中。如此的惡性循環,使有限的市場需求后面孕育著無限需求的陷阱,其結果是我國稀土冶煉與分離加工能力已突破20萬噸,大大超過了世界每年9萬噸左右的需求量;自1988年以來,我國稀土產業已有4次陷入跌破成本線的價格低谷。有人說,中國稀土企業的最大貢獻是,把國際稀土原材料產品的價格,降到了資源開采和原材料生產的成本以下。  

  尷尬二:組建集團,總是流產。面對多年難以解決的企業散亂局面,多數接受記者采訪的稀土專家及企業負責人認為,中國稀土要走協調一致、聯合發展的道路,國家也多次下決心組建稀土集團,但稀土企業的聯合之路總是步履蹣跚。

  2002年,原國家經貿委會同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外經貿部上報的《關于組建全國性稀土企業集團的請示》,獲得了國務院的同意,批準組建南北稀土集團。然而由于部門之間、地方之間、企業之間、各種所有制之間的利益、觀點的不同,計劃于2003年5月掛牌的中國北方稀土集團落了空,打算于較晚完成組建的中國南方稀土集團也漸趨無聲無息。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稀土主產地包頭,分別由國家、自治區、市主管單位牽頭組建的稀土集團就有4次之多,但均因不同主體“念不成一部經”,松散的組織難有作為,維持不久便宣告解體。有的人把集團組建的失敗歸咎為政府行政干預太強,但充分依靠市場競爭的兼并和重組似乎也很難形成氣候。有人感嘆,11個石油輸出國能夠組成步調一致的歐佩克,我國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不過10多家,卻難以形成一個“稀土歐佩克”。

  尷尬三:自己的資源,自己卻沒有生產加工權。我國稀土資源超過世界工業儲量一半,生產并銷售了占全世界8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產品,但是,有很多附加值很高、價格很昂貴的稀土產品,我國的企業卻沒有生產加工權,因為這種生產權不幸地被外國的專利權壟斷了。在稀土高新技術、新材料領域,重大突破性成果幾乎沒有我國的專利或知識產權,我國在高新技術領域應用的新材料至今大部分處于仿制階段,即使已有的材料也尚未完全掌握其規模生產的全部技術,已建成的少數稀土新材料產業因受到國外專利限制而難于發展,出現一些創新成果也難以形成規模生產。

  中國稀土開發公司王宗武教授、多年從事稀土信息研究的專家熊家齊、包頭稀土研究院副院長趙增祺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稀土應用開發的研究盡管人多卻力量分散,5700多科研人員分布在數百家的科研院所、企業或高等院校,有限的科研資金使用分散,難以就核心技術形成聯合攻關,造成我國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薄弱,多數科研機構只能做到跟蹤國外的發展動態,仿制多而獨創少,不僅限制了我國稀土的開發應用,而且制約了稀土產品的出口。

  尷尬四:實驗室里真行,生產線上真不行。一些業內人士有時候會驚訝,對于一個產品需求的訂單,能夠有十幾家、二十幾家、甚至幾十家稀土生產企業能夠提供合格的小樣、中樣甚至大樣,但最后才明白,在全國范圍內,真正能夠穩定地、合格地、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產品的工廠,只有一兩家。原來,很多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產品,會有不少的企業可以在實驗室里小批量的做出來,但是決不等于能夠在生產線上大批量的做出來。

  專家介紹,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稀土科研起步并不晚,不少科研成果曾經甚至現在仍屬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我國大多數企業達不到規模經濟,設備落后,自動化水平低,稀土產品回收率和合格率均比國外低3-5個百分點,不少企業是因陋就簡,土法上馬,生產車間不同程度地存在跑冒滴露、異味、粉塵等“臟、亂、差”現象,導致不少技術多年塵封在實驗室里,或只能小批量生產,產品穩定性差,錯失產業化的良好機遇。1998年,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的阿爾法磁譜儀,在地面實驗時使用了我國生產的稀土永磁材料,但最后發射上天時采用的卻是德國產品,就是因為我們生產的永磁材料滿足小規模的實驗尚可,大批量生產時產品性能一致性差。目前,我國稀土產品大部分都是按化學成份和純度分級,能夠按物理性質和用戶要求分級的很少。例如氧化釔從99%-99、9999%的都能生產,但按用戶制定標準的只有熒光級、陶瓷級,還沒有寶石級、激光級,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求。

  資源優勢在尷尬中漸弱

  上世紀60年代,包頭白云鄂博鐵稀土伴生礦開始大規模開采,當時探明白云鄂博礦稀土氧化物含量在3300萬噸左右,占世界稀土資源儲量的90%左右。美國礦務局1989年出版的《礦產品概覽》上說,世界稀土工業儲量為4500萬噸,中國占80%。

  然而隨著近些年來全球范圍稀土新礦帶被不斷發現,國際稀土資源格局悄然發生了變化。盡管我國稀土資源也有新的發現,但隨著世界上其他地區稀土礦的陸續發現,我國稀土在世界稀土儲量中的比例進一步降低。

  根據天津地質研究所侯宗林教授2001年發表的《中國稀土資源知多少》一文,經國家儲委批準的稀土工業儲量達7130萬噸,占世界稀土工業儲量12830萬噸的55%。記者翻閱《稀土信息》等資料時了解到,有專家分析說,目前國外稀土資源量超過了24526萬噸,中國保有資源量不足9100萬噸,只占27%。在國外更有人估計:“全世界具有前景的稀土資源儲量高達6億噸。”如此,我國占有率僅為15%。

  中國稀土信息中心主任張宏江介紹,在目前已探明的稀土資源儲量中,中國、獨聯體國家、美國位居前三。巴西、澳大利亞、越南、加拿大和印度等國的儲量也相當可觀。如果就絕對量而言,按世界年消費稀土不足10萬噸計算,不少國家的稀土儲量都夠全世界消費上百年,難怪美國鉬公司的要人曾經對中國的訪問者說:“100年內我們是平等的。”如果按人均擁有量計算,我國無疑稱了一個稀土資源“窮國”。

  就擁有高品位稀土資源量的國家排序,則澳大利亞居首位,俄羅斯次之,再次為美國、巴西,中國居五。澳大利亞韋爾德山稀土不僅儲量大、綜合利用元素多,而且頭等礦的平均最高品位為14.8%,我國包頭市白云鄂博東礦平均品位為5.6%-6.2%,西礦平均品位為1.14%。按由稀土資源狀況及其他經濟技術因素組成的綜合競爭力分析,最具有競爭能力的是澳大利亞的稀土礦。張宏江說,最近傳來消息說,澳大利亞萊納公司將計劃開采本國亞威爾德稀土礦,并將開采出的礦石粉碎,出口到中國進行深加工和提煉,它計劃從中國手中奪取全球市場15%的份額,打破中國在全球稀土礦生產領域的壟斷格局!

  濫采亂挖、競相壓價,給漸失資源優勢地位的我國稀土產業現狀雪上加霜。盡管這種狀況已經持續近20年,卻至今沒有改觀的跡象。目前,雖然我國稀土分離產品號稱打敗了美、日、法等國的稀土分離老牌企業,但這種勝利并不光彩--近幾年,我國稀土產品的出口量年年增加,出口金額卻降幅很大。去年,我國稀土產品出口雖比上年增加1.36萬噸,但創匯卻減少1.3億美元。

  面對我國稀土資源優勢減弱這一事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張國成等稀土專家指出:業界沒有必要盲目驚慌,而應審時度勢,保護好我國寶貴的稀土資源,進一步實施稀土產業的結構升級和稀土應用的技術創新。

  首先應看到我國稀土的資源優勢只是減弱,但未盡失,其表現不僅在儲量方面,更重要的是礦種齊全、開采成本低。我國稀土資源17種稀土元素齊全,彌補了由于礦種單一造成的十幾種稀土元素配分不平衡問題,尤其是南方江西、兩廣等地的離子型稀土資源富含與高新技術關系密切、世界其它現有礦物極度短缺的中、重稀土。白云鄂博伴隨鐵礦開采,成本低。

  其次應正確看待外礦進入我國進行分離加工。戰略上,我們“走出去”尋求全球資源,有利于保護國內稀土資源。我國對澳大利亞稀土礦開放市場,對輕稀土主產地的包頭礦和四川礦將構成明顯沖擊,但國內稀土應用企業卻可以在品種、質量、價格等方面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會促使我國稀土產業控制總量,優化升級,以外力沖擊的辦法來改變多年難以解決的濫采賤賣局面,有利于保護我國稀土資源。

  優化升級的政策選擇

  如何改變我國稀土產業內訌不斷、外人恥笑同時坐收漁利的局面,從多年的經驗教訓來看,不能完全依靠市場手段,單靠市場的優勝劣汰,資源流失嚴重,周期太長,損失太大;也不能僅靠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管不住國內的諸侯經濟的,再則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限制外資涉足我國稀土產業也難以奏效。因此,要市場機制、宏觀調控同時并舉。有關專家建議在政策層面,繼續堅持行之有效的政策,同時積極加以改進和完善:

  --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的辦法加強宏觀調控,規范稀土礦業秩序,淘汰整合一批企業。應統一審查企業的生產工藝、規模、設備、環保、能耗等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法規。只要符合條件,不論出身,皆可入行,不符合條件,即使是大型國有企業,也要限期整改甚至淘汰出局。為此,在生產工藝方面,可以立法手段禁止土法焙燒項目,禁止采用搬山式采礦和池浸式提取稀土的落后采選工藝,強制推行先進的“原地浸出法”進行南方離子礦的開采。目前,相當部分稀土企業技術設備落伍,無環境治理設施,對那些污染環境嚴重的企業應限期治理,經治理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堅決實施關停并轉,

  --繼續加強出口管理,控制出口總量。海關要對稀土產品的出口進行監管,嚴格限制各類稀土礦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禁止中重稀土初級產品出口;并著重對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制度進行改進。并探討逐步取消稀土配額、以征收特種礦產資源稅的辦法代替。

  --可像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生產那樣,成立中國的稀土“歐佩克”。我國的稀土資源主要是三大塊:包頭、四川和江西。應打破省區界線,協調3家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把礦山管起來,統一步調,有效控制稀土原料生產。加強稀土辦和行業協會的職能,使其在資源管理、企業審批、制訂出口最低限價等方面發揮強有力的作用。總結經驗教訓,繼續探討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集中精兵強將把科研搞上去。我國稀土產業強不起來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創新意識不強,技術開發能力不夠,產品技術含量還比較低,要大力發展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高技術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應用產品。可多渠道籌集稀土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建立官民結合的稀土科學基金會,制定一整套基金管理和課題申請辦法,集中資金加強對稀土關鍵性技術、基礎理論和前瞻性重大課題的研究。

  --強化信息跟蹤服務,滿足各類需求。目前國內幾乎沒有專門的信息跟蹤、服務機構,缺乏對國內外稀土開發應用情況全面、準確的了解。科研部門分散,重復研究開發,浪費了有限的資金,還難以從長計議,安排相對長遠的項目項目。我國需要建立一個龐大的稀土信息網,廣泛收集、研究、交流國內外各類信息,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準確依據,讓科學家們盡早獲知世界最新的科研動向,為企業傳遞產銷信息,分析市場趨勢。
推薦9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網友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粉體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粉體大數據研究
  • 即時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圖片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揭西县| 信丰县| 华池县| 岚皋县| 东海县| 大洼县| 朝阳县| 水城县| 务川| 隆林| 洞口县| 元江| 时尚| 浠水县| 旅游| 阜城县| 安岳县| 井陉县| 武平县| 望都县| 综艺| 嘉峪关市| 沁水县| 沂南县| 石狮市| 乌什县| 常德市| 乌什县| 台安县| 黄石市| 邯郸县| 兰溪市| 酒泉市| 深州市| 苏尼特左旗| 洛宁县| 肇庆市| 桂林市| 彭州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