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圖片來源:隆基股份官網
2019年8月28日,是隆基股份(601012.SH)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這家單晶硅巨頭企業市值突破千億大關,成為中國首家市值上千億的光伏公司。
而在8月28日晚間,隆基股份公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顯示,受益于高效單晶產品需求旺盛及海外需求的提升,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1.11億元,同比增長41.09%;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10億元,同比增長 53.76%。
對于接下來發展規劃,8月29日,隆基股份董秘劉曉東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還是比較集中在光伏產業鏈的幾個制造環節,上游是硅棒、硅片產能的擴張,目前單晶硅片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公司將會加快項目的建設速度,計劃單晶硅片產能提前至2020年底達到65GW,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在電池片和組件的中游環節也會相應地擴產能,單晶電池片產能2021年底達到20GW;單晶組件產能2021年底達到30GW,目前正在按照計劃推進。
市值破千億
8月28日,隆基股份收盤價定格在27.9元/股,總市值高達1011.05億元。
從2017年開始,隆基股份就曾向著市值千億關口挺進,2017年7月與9月,隆基股份相繼突破400億元、500億元市值大關,步入2017年第四季度,隆基股份再度先后破600億元、700億元市值關口。2017年11月22日,隆基股份盤中股價最高達42.95元/股,創公司復權后歷史最高股價,而此時,隆基股份總市值飆到856億元,在中國光伏圈中一騎絕塵。
2018年6月4日,在531光伏新政出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光伏上市企業全線重挫,隨后幾日,多數光伏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不好看。隆基股份未能幸免,也曾6月4日、6月5日接連兩日一字跌停。
彼時,劉曉東曾向記者直言,“很難預料出臺如此嚴苛的政策,對二級市場產生沖擊。”
受政策影響,光伏產品的價格和毛利率均有明顯下降,2018年,隆基股份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 25.58 億元,同比下降 28.24%。
如今看,隆基股份2018年531光伏新政的影響早已經一掃而光,千億市值也印證了對于市場對于單晶硅市場、隆基股份的認可和看好。
今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1.11億元,同比增長 4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20.10億元,同比增長 53.76%。
良好的業績來源于產品銷量的提升,上半年,隆基股份組件、硅片銷量增長,實現單晶硅片對外銷售21.48億片,同比增長183%,自用7.95億片;實現單晶組件對外銷售3193MW,同比增長21%,自用265MW;實現單晶電池對外銷售712MW。
與此同時,隆基股份組件產品海外銷售占比快速提升,銷售區域進一步擴大,海外收入增長明顯。1月-6月,隆基股份海外單晶組件對外銷售達到2423MW,同比增長252%,占單晶組件對外銷售總量的76%。
隆基股份認為,在其引領下,隨著單晶產品性價比優勢的進一步凸顯,全球單晶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根據PVInfoLink 機構2019 年7月的數據,預計2019年全球單晶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62%,未來還將進一步增長。
超63億元擴張
在取得好成績的同時,隆基股份繼續選擇擴張之路。
8月28日晚間,隆基股份公告顯示,根據戰略發展需求,隆基股份與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2019年4月16日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就隆基股份在銀川投資建設年產15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緊接著隆基股份全資子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樂葉光伏)與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政府于2019年6月14日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就隆基股份在泰州投資建設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根據隆基股份披露的公告顯示,泰州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84.79億元,年均凈利潤約5.45億元;銀川年產15GW單晶硅棒硅片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68.28億元,年均凈利潤約9.95億元。
隆基股份認為,上述兩個項目投產后,有利于隆基股份借助泰州、銀川當地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提高高效單晶產品的產能保障,搶抓單晶市場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單晶市場份額。項目投資完成后,不會產生新增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
劉曉東表示,產能擴張計劃,目前也是按照計劃在推進和實施,這個計劃推出的背景還是考慮到行業未來、市場需求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市場的需求增長。
今年4月30日,隆基股份滾動修訂2018年1月20日披露的《隆基股份關于單晶硅片業務三年(2018-2020)戰略規劃》,制訂了《未來三年 (2019-2021)產品產能規劃》,在2018年底單晶產能基礎上,2019年底-2021年底,計劃單晶硅棒/硅片產能分別達到36GW、50GW、65GW;單晶電池片產能分別達到10GW、15GW、20GW;單晶組件產能分別達到16GW、25GW、30GW,進一步鞏固高效單晶一體化龍頭地位。
而值得關注的是,銀川年產15GW單晶硅棒硅片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約45.86億元(含流動資金);泰州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額約17.90億元(含流動資金),上述兩個項目共計63.76億元所需資金來源由隆基股份自有資金或其他自籌方式解決。
項目投資建設是否會對隆基股份現金流造成壓力,國金證券分析師分析,過去幾年中,隆基股份產能規模的快速擴大、核心業務從硅片向組件延伸、以及組件業務從國內向國際市場擴張,都對經營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隨著組件業務海外布局逐步完成、海外銷售占比提升(回款好于國內),半年報現金流狀況改善顯著,24.3億元的經營現金凈流入同比增長達到108%,并且超過了20億元的半年度凈利潤規模。
“根據隆基股份自身規劃,2020年底硅片將達到65GW產能,大概還需要投30GW產能,加上組件端的擴張,現金投入大概需要80-90億元,考慮隆基股份2019年收入可能超過300億元,結合近期報表情況來看,公司現金流能基本覆蓋。”一位不愿具名券商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
劉曉東告訴記者,從公司現有的資金籌備情況來看,一方面是公司的自有資金,會陸續投入到擴張的項目;另外,從公司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渠道來看,還都很便捷,在后期也是可以利用的融資渠道。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三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