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如實記錄中國粉體工業的發展新進程,給粉體行業提供權威的信息典藉,由我國粉體行業眾多知名專家和全國50余家專業媒體聯合打造的第2卷《中國粉體工業通鑒》(2006版)將繼續編輯出版,擬于2006年5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已列入出版選題計劃,選題號為05D154),全國發行。
《通鑒》(2006版)的亮點在于:品牌意識更強,編撰陣容更大,記錄更全面,資料更翔實,內容更豐富、更權威、更專業、更實用。
《通鑒》(2006版)由我國粉體行業著名專家盧壽慈教授擔綱編委會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導沈志剛教授,中國顆粒學會顆粒制備與處理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礦業大學博導鄭水林教授為副主任,集中吸納一批活躍在我國粉體行業第一線的知名專家學者加盟編委會;由學術學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等多方面的專家學者為《通鑒》獨家撰稿,全方位、多角度、客觀真實記錄中國粉體工業的發展新情況、新進程,展望“十一五”粉體工業的發展趨勢和廣闊前景,融前瞻性、學術性、權威性、指導性、專業性、實用性、系統性于一體;對于國內外粉體企業、投資機構及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和研究中國粉體工業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鑒》第2卷突破了時間界限,具有長期保存價值。
《通鑒》(2006版)適合化工、輕工、礦業、冶金、機械、建材、農業、食品、醫藥、環保、軍工、高新技術和粉體制備等不同行業各個領域的相關人士閱讀、收藏。
《通鑒》(2006版)計劃發行5000冊以上,除由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發行外,將由10多家行業書店、20多家專業網站、80余家專業雜志社和各類相關展會同時售書,發行有保障。
為了將《中國粉體工業通鑒》打造成粉體行業的品牌精品書,已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了書名商標注冊保護,這在我國粉體行業專著中尚屬首次。同時投入巨資在中國化工報、《中國粉體技術》、《磷硫設計與粉體工程》、《化工礦物與加工》和中國粉體網、新材料產業網、中國材料網等100余家專業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傳播范圍廣,受眾針對性強,廣告效應持續時間長,是相關企業投放廣告的理想載體。目前,《通鑒》(2006版)廣告招商工作也已同時展開,歡迎有眼光的粉體企業踴躍投放廣告,將獲得超值的廣告效果。
《通鑒》(2006版)的亮點在于:品牌意識更強,編撰陣容更大,記錄更全面,資料更翔實,內容更豐富、更權威、更專業、更實用。
《通鑒》(2006版)由我國粉體行業著名專家盧壽慈教授擔綱編委會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導沈志剛教授,中國顆粒學會顆粒制備與處理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礦業大學博導鄭水林教授為副主任,集中吸納一批活躍在我國粉體行業第一線的知名專家學者加盟編委會;由學術學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等多方面的專家學者為《通鑒》獨家撰稿,全方位、多角度、客觀真實記錄中國粉體工業的發展新情況、新進程,展望“十一五”粉體工業的發展趨勢和廣闊前景,融前瞻性、學術性、權威性、指導性、專業性、實用性、系統性于一體;對于國內外粉體企業、投資機構及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和研究中國粉體工業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鑒》第2卷突破了時間界限,具有長期保存價值。
《通鑒》(2006版)適合化工、輕工、礦業、冶金、機械、建材、農業、食品、醫藥、環保、軍工、高新技術和粉體制備等不同行業各個領域的相關人士閱讀、收藏。
《通鑒》(2006版)計劃發行5000冊以上,除由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發行外,將由10多家行業書店、20多家專業網站、80余家專業雜志社和各類相關展會同時售書,發行有保障。
為了將《中國粉體工業通鑒》打造成粉體行業的品牌精品書,已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了書名商標注冊保護,這在我國粉體行業專著中尚屬首次。同時投入巨資在中國化工報、《中國粉體技術》、《磷硫設計與粉體工程》、《化工礦物與加工》和中國粉體網、新材料產業網、中國材料網等100余家專業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傳播范圍廣,受眾針對性強,廣告效應持續時間長,是相關企業投放廣告的理想載體。目前,《通鑒》(2006版)廣告招商工作也已同時展開,歡迎有眼光的粉體企業踴躍投放廣告,將獲得超值的廣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