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受國家科技部委托,廣州市科技局組織并主持了對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納米技術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的研究(2002BA653C)”的驗收。
驗收組成員認為,該項目制備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種擔載羧酸鋅類催化劑,該催化體系成本低、使用安全、制備簡單,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應用。同時對聚合物的加工工藝進行了研究,成功制備出聚合物薄膜、板材以及發泡材料等新型可降解材料,為實現聚合物的商品化提供技術依據。據介紹,在該項目執行期間,相關研究成果在SCI收錄的外刊上發表論文20篇,國際會議論文6篇,論著兩部,申請發明專利8項(其中美國專利2項),已經授權3項(其中美國專利1項)。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該項目還建立了500L中試規模聚合反應示范生產裝置,完成了間歇聚合工藝。在500L聚合反應裝置上已累計獲得了數百公斤產品,性能指標如下:分子量大于1×105,二氧化碳固定量大于43 wt%,熱分解溫度近280℃,抗張強度高于30MPa,玻璃化溫度高于40℃。中試實現了中低壓聚合工藝,聚合反應壓力從5.2MPa降至2.6MPa,有利于降低工業化生產投資。
專家組建議盡快實現二氧化碳聚合反應的產業化試驗,并加強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后續加工及制品的研究開發。
驗收組成員認為,該項目制備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種擔載羧酸鋅類催化劑,該催化體系成本低、使用安全、制備簡單,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應用。同時對聚合物的加工工藝進行了研究,成功制備出聚合物薄膜、板材以及發泡材料等新型可降解材料,為實現聚合物的商品化提供技術依據。據介紹,在該項目執行期間,相關研究成果在SCI收錄的外刊上發表論文20篇,國際會議論文6篇,論著兩部,申請發明專利8項(其中美國專利2項),已經授權3項(其中美國專利1項)。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該項目還建立了500L中試規模聚合反應示范生產裝置,完成了間歇聚合工藝。在500L聚合反應裝置上已累計獲得了數百公斤產品,性能指標如下:分子量大于1×105,二氧化碳固定量大于43 wt%,熱分解溫度近280℃,抗張強度高于30MPa,玻璃化溫度高于40℃。中試實現了中低壓聚合工藝,聚合反應壓力從5.2MPa降至2.6MPa,有利于降低工業化生產投資。
專家組建議盡快實現二氧化碳聚合反應的產業化試驗,并加強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后續加工及制品的研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