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工廠的投產,國內電動汽車市場迎來強勢競爭對手。目前來看,與國內廠商相比,特斯拉雖然具有技術優勢但是在成本上卻處于劣勢,市場一度認為,特斯拉國內市場的銷量并不會隨著上海工廠的投產有顯著上升,但是隨著工信部將特斯拉列入新能源汽車補貼名單、國產特斯拉降價等消息浮現,尤其是在特斯拉推動“國產化”進程以后,市場不得不正視特斯拉帶來的“鯰魚效應”。
一直以來,電動汽車行業吸引著資本的目光,然而核心部件鋰電池的進展卻限制著電動汽車的市場推廣,為解決這一問題,包括海外特斯拉、大眾、豐田以及國內比亞迪、長城、吉利等眾多主機廠都成立了相應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或相關的合資公司,以期解決動力電池帶來的生產經營難題或達到前瞻布局。
2月18日,據路透社報道,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TSLA)正在與A股上市公司寧德時代商討在中國工廠使用無鈷電池的事宜。如果最終落地,這也意味著LFP(磷酸鐵鋰)電池首度進入特斯拉生產線,有望進一步拉低生產成本,提高相關車型在中國的銷量。在當前國內鋰電池技術路線競爭激烈的關鍵時刻,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之爭如火如荼,作為行業龍頭之一的特斯拉如何選擇將對鋰電池市場造成深刻影響。
近日市場上消息紛繁復雜,受此消息影響,相關鈷材料企業的股票被大量拋售,然而鈷材料期貨卻截然相反迎來大幅上漲。針對有關機構和媒體所提出“目前和特斯拉的合作僅停留在意向性協議階段,具體細節均未定”的質疑,寧德時代官方回應,合作并非“意向性協議”,公司目前與特斯拉已經簽訂了量產供貨定價協議,特斯拉將向寧德時代采購鋰離子動力電池,一切以公告內容為準。
2月20日,電池原材料咨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機構經理西蒙·穆爾斯(Simon Moores)在推特上透露,出于成本原因,特斯拉(TSLA)會從寧德時代購買方形LFP電池(磷酸鐵鋰),這也是特斯拉首度使用非圓柱形的電池。其中LFP電池將被用于標準版Model 3,長續航版仍將使用LG生產的NCM811電池(鈷鎳三元電池)。寧德時代今日上午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回應稱,有能力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合適的和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給客戶帶來價值。
中信證券最新觀點認為,路透社報道特斯拉與寧德時代對“無鈷電池”談判,若屬實,預計是磷酸鐵鋰CTP電池,并從裝載可行性、成本下降兩個方案詳細測算,論證了該方案的潛在合理性。特斯拉未來有望通過降本實現放量,并推動電動車普及。投資方面,一方面若媒體報道屬實則利好低成本路線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及其供應鏈,另一方面特斯拉“降本放量”的示范效應,有望推動全球電動車加速普及,特斯拉供應鏈最為受益。
磷酸鐵鋰邊際改善明顯,凸顯產業鏈彈性機會。對比磷酸鐵鋰與三元電池兩種技術路線,磷酸鐵鋰具有相對的低成本(比相應的三元電池低10~15%)與安全優勢,同時得益于電池技術升級。分析認為,與三元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只有一個缺點:能量密度不足。所以以比亞迪、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企業在努力的利用磷酸鐵鋰的優勢來彌補這個缺點,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例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與寧德時代的CTP技術使得磷酸鐵鋰電池的優勢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其體積能量密度有大幅提升,為磷酸鐵鋰電池提供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磷酸鐵鋰電池憑借著較低的價格和穩定的性能大量應用于電動客車,該材料具有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是動力和儲能電池的主打正極材料。西南證券分析指出,預計2020年磷酸鐵鋰的電池在商用車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從投資的角度,上游磷酸鐵鋰得以放量,下游商用車盈利能力邊際改善。由于整個磷酸鐵鋰的上游已經經過三年洗牌,行業集中度較高,龍頭受益明顯。
信息來源:路透社、財聯社、科創板日報、中信證券、西南證券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江岸)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如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