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在全球各國政府、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新冠肺炎疫苗問世的曙光已經展現,然而存放疫苗針劑的玻璃瓶卻出現嚴重短缺的情況。6月16日,《華爾街日報》網站發出警示:全球性的玻璃短缺已經出現。即使新冠疫苗真的被研發出來,也無法及時有效地被運往世界各地。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僅強生一家公司就已購買了2.5億個疫苗瓶。全球最大醫用玻璃制造商之一肖特公司稱,目前已收到10億個疫苗瓶的訂貨需求。據媒體報道,由于全球疫苗玻璃瓶短缺,即使新冠疫苗研制成功,數十億人仍可能難以獲得。
小小的玻璃瓶,為什么會成為新冠疫苗的一大軟肋?
疫苗瓶看起來不起眼,實則大有講究。玻璃本身并不是十分惰性的,藥品與玻璃長期接觸,會發生堿金屬離子析出,砷、銻、鋁離子會泄露到藥液中,砷、銻為有毒的重離子,而鋁離子是老年癡呆癥的重要誘因。
而且,疫苗不是普通液體,裝在玻璃瓶里,有幾個基本的要求,如:清潔衛生、耐低溫、抗磨損、氣密性好、不能產生化學反應等。其中,不能產生化學反應,最為關鍵。疫苗是化學制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污染,產生安全隱患。
疫苗玻璃瓶的質量,關鍵看什么性能指標?
首先,要看玻璃的“耐水性”:耐水性能越高,與藥物發生反應的風險就越小,玻璃瓶的質量就越好。按耐水性由低到高,藥用玻璃可分為:鈉鈣玻璃、低硼硅玻璃與中硼硅玻璃。而新冠疫苗瓶,用的就是“耐水性”級別最高的中硼硅玻璃。
這類玻璃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耐水、耐酸性能優良,對藥物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與藥液長期接觸過程中不會引起pH值的變化,不會有沉淀物析出或玻璃屑脫落,這類玻璃在國際上也被稱之為I類瓶。
中硼硅玻璃的制備有什么特別之處?
雖然中硼硅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原料即平凡無奇的石英砂),但是,制備工藝卻很不普通。中硼硅玻璃的含硼量大于10%、氧化鋁含量接近7%,這一特性,導致在熔化過程中,面臨著粘度大、熔化溫度較高等問題。同時,中硼硅玻璃的氣泡含量、化學均勻性、溫度均勻性都比普通玻璃要求高很多。
玻璃管工藝流程圖
中硼硅玻璃的市場現狀如何?
在我國,每年的中硼硅玻璃需求量約5萬噸,自產率卻僅為7%至8%。我國藥用玻璃制品目前主要還是以低硼硅玻璃和鈉鈣玻璃為主。主要原因在于,對于我國藥用玻璃生產企業而言,中硼硅玻璃成本較高,其次,中硼玻璃管的生產穩定性較難控制。
正因為技術門檻較高,中性硼硅玻璃長期被德國肖特、美國康寧、日本NEG等企業壟斷。雖然中國企業打破了中硼硅玻璃的國外壟斷,但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質量不穩定,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當前,中國大部分的中硼硅玻璃還是要依賴進口。
抗疫戰場上,“中國制造”的中性硼硅玻璃大顯身手
據悉,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君恒有限公司生產的5.0中性硼硅玻璃管是疫苗等注射劑包裝用玻璃瓶的直接原材料,其發揮專業包材優勢資源,聯合制瓶企業加工生產1000萬支國際標準玻璃瓶,供全國正在開展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機構使用。
凱盛君恒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生產線(圖片來源:中國建材報)
據了解,凱盛君恒采用國際先進的“全氧燃燒”熔化技術和丹納法成型工藝實現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量化生產,現已具備年產5000噸生產能力,產品質量通過權威檢驗機構檢測,理化性能與加工性能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標準。國產自主品牌的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將有效緩解國內新冠肺炎疫苗包裝瓶短缺,規避“卡脖子”的風險。
是時候,強推中硼硅玻璃了?
低硼硅玻璃為我國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20世紀60年代國內醫藥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國內企業研制生產了可基本滿足當時藥品使用要求的低硼硅玻璃。低硼玻璃裝藥一段時間后會產生晶體析出,堿金屬析出量較高,抗冷熱沖擊性能較差,也可能會影響藥品效果,可以說低硼玻璃只能是中性硼硅玻璃降低檔次、質量和性能的替代品。
歐美已強制要求所有注射用制劑、血液和血液制劑(生物制劑)使用中性硼硅藥用玻璃作包裝材料。目前國內大量的仿制藥注射劑仍使用低硼硅或鈉鈣玻璃瓶,而原研藥大部分使用中硼硅(或高硼硅)玻璃瓶,政策推動之下,大量國內注射劑玻璃瓶正在向中硼硅玻璃瓶進行升級替代。此外,中國目前已掌握生產中硼硅玻璃的技術,具備大規模國產化的條件;中國的經濟水平,也能夠承受中硼硅玻璃的成本。中國新冠疫苗研發走在世界前列,不應被小小玻璃瓶拖了后腿。
參考來源:財聯社、正解局、健康界、中國建材報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