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記者在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一號展館,觀看了高新技術陶瓷成果展。這是國內最高水平、也是第一次如此集中展示高新技術陶瓷的展覽。來自國內外36家知名大學、陶瓷科研院所和特種陶瓷企業的近300項最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他們帶來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等新成果,不少是“863”計劃、“973”計劃以及“火炬”計劃項目,代表了當今我國高技術陶瓷領域的發展水平。
清華大學帶來了他們研發的主要成果,有片式陶瓷電子器件、多層壓電變壓器與太陽能電池、壓電陶瓷驅動器與超聲馬達等12項成果。據悉,他們的“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信息功能陶瓷、高性能結構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等。另外,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等22所知名大學都展出了他們的新成果,這些成果主要分為四大類,即鋁質、鋯質、碳化硅和氮化硅。
上海材料研究所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培志向我們詮釋了高新技術陶瓷的用途和特性。他們這次帶來的是已經大批量生產的全陶瓷軸承。張培志告訴記者,常見的軸承都是金屬結構,它存在著不耐磨、不耐高溫、不耐腐蝕等多種缺陷,陶瓷軸承以陶瓷耐高溫、耐磨損、絕緣、無腐蝕等特點,攻克了上述種種難題。就拿溜冰鞋打比喻,金屬軸承由于磨損很快就會不靈,而陶瓷軸承則可永保靈活,而且還具有輕便的優點。
以景德鎮陶瓷學院和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為主體的科研基地推出了系列高新陶瓷技術,成為整個展廳的一個亮點。他們研發的高檔磷灰石質陶瓷、中低溫日用陶瓷、高耐熱陶瓷、高穩定性陶瓷濕敏傳感器、高性能防彈陶瓷等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市場開發潛力十分可觀,不少已經投入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高新技術陶瓷的運用領域非常廣泛,已突破傳統陶瓷的意義,張培志告訴記者,清華大學研制的陶瓷刀片可以切割金屬,很多陶瓷新材料已運用到航天等軍事領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清華大學帶來了他們研發的主要成果,有片式陶瓷電子器件、多層壓電變壓器與太陽能電池、壓電陶瓷驅動器與超聲馬達等12項成果。據悉,他們的“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信息功能陶瓷、高性能結構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等。另外,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等22所知名大學都展出了他們的新成果,這些成果主要分為四大類,即鋁質、鋯質、碳化硅和氮化硅。
上海材料研究所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培志向我們詮釋了高新技術陶瓷的用途和特性。他們這次帶來的是已經大批量生產的全陶瓷軸承。張培志告訴記者,常見的軸承都是金屬結構,它存在著不耐磨、不耐高溫、不耐腐蝕等多種缺陷,陶瓷軸承以陶瓷耐高溫、耐磨損、絕緣、無腐蝕等特點,攻克了上述種種難題。就拿溜冰鞋打比喻,金屬軸承由于磨損很快就會不靈,而陶瓷軸承則可永保靈活,而且還具有輕便的優點。
以景德鎮陶瓷學院和國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為主體的科研基地推出了系列高新陶瓷技術,成為整個展廳的一個亮點。他們研發的高檔磷灰石質陶瓷、中低溫日用陶瓷、高耐熱陶瓷、高穩定性陶瓷濕敏傳感器、高性能防彈陶瓷等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市場開發潛力十分可觀,不少已經投入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高新技術陶瓷的運用領域非常廣泛,已突破傳統陶瓷的意義,張培志告訴記者,清華大學研制的陶瓷刀片可以切割金屬,很多陶瓷新材料已運用到航天等軍事領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