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歐盟計劃在2020年9月中下旬發起歐洲工業原料聯盟(ERMA),以建立歐盟完整的原材料供應鏈,助推歐盟數字化和綠色轉型。
歐盟官員稱,該聯盟將由200多家汽車電池制造廠商、政府和研究組織組成,將把重心放在稀土等金屬原材料上,重塑多達30種關鍵原材料供應鏈,提高原材料從采礦到廢物回收的能力。
為反映供應鏈需求變化,歐盟同時對關鍵原材料清單進行修訂,原清單里的氦氣被刪除,新增鋰、鋁、鍶、鈦等四種金屬,關鍵原材料清單增至30項。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 9月3日表示,“我們不能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換為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戰略供應鏈,使問題更加突出。”歐盟將首先關注對再生能源、國防和太空具有關鍵作用的稀土和磁鐵原材料,構建供應鏈彈性并開放戰略自主權,然后再擴展到其他原料領域。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表示,許多原材料對于歐洲引領綠色和數字化轉型、保持工業地位至關重要。歐盟委員會3月曾公布《歐洲氣候法》草案,承諾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降為零。該法案有利于全球氣候目標的實現,并可帶動綠色產業的發展。
Thierry Bret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不能完全依靠第三國,供應需要更加多樣化,并且要發展歐盟自身的稀土提取、加工、回收、精煉和分離能力。
歐盟預計,從現在到2050年,對金屬鋰的需求將增加60倍,對鈷的需求將增加15倍以上,這兩項材料主要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生產。此外,歐盟對稀土的需求將增長10倍以上。
歐洲業界對此舉措表示歡迎。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首席執行官Peter Carlsson表示,自己和同行都非常關注關鍵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原材料和組件可以說是電池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他表示,現在仍需依賴很多歐洲以外的供應商,歐洲需要繼續加強供應鏈自給自足的能力。
歐洲金屬工業組織Eurometaux也表示,期待ERMA可以盡快解決監管和融資瓶頸,并動員針對金屬原材料生產的新投資。總裁Mikael Staffas指出,在中國和其他國家大幅提高原材料產量的同時,歐洲已經落后多年,要改變這一局面,需要歐盟重大的政策轉變和行業共同行動。
疫情也讓歐盟重新評估供應鏈安全的問題。Thierry Breton此前曾表示,歐洲可能已經“在全球化中走得太遠”,而變得過于依賴“一個國家,一個大陸”。Eurometaux也呼吁加強歐盟貿易和競爭工具箱,以保護歐洲生產免受不正當競爭。
疫情暴露口罩和防護設備原材料短板后,許多官員都認為過于依賴其他國家非常冒險。尤其是在工業原材料領域,歐盟高度依賴國際市場,歐盟98%的稀土材料需要從中國進口,98%的鈷來自土耳其,78%的鋰來自智利,71%的鉑來自南非。
歐盟特別指出,盡管中國的鋰供應短期內無礙,但從中期來看,歐盟需要大量投資以避免市場出現斷供。此外,由于歐盟要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凈排放”的目標,中國原材料生產也難以滿足歐洲激增的需求。
路透分析師Andy Home表示,鑒于中國在加工鋁、鋰和稀土元素等金屬方面的主導地位,歐洲也希望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