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當今世界范圍內,我國不僅是稀土生產量最大的國家,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費國。據《2019年中國稀土產業全景圖譜》中的資料,中國的稀土消費量約為全球的57%。之后是日本,占到全球稀土消費量的21%左右。
今年6月,中國工廠活動創下自2019年12月以來最快增速,我國新興產業將成為推動稀土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自6月下旬開始,雖然國內輕稀土市場價格大幅走低,如:氧化釹價格從38萬元/噸下滑至30.45萬元/噸,但是中重稀土市場受供需方面影響,價格較為堅挺。
目前,我國制造業和基建、醫藥均為稀土的主要消費領域。我國稀土資源類型多、儲量大、稀土礦物種類豐富,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許多跡象表明,幾乎每隔3至5年,科學家們就能夠發現稀土的新用途,每一個科技革新的到來,都有稀土的存在。
在5G技術方面,5G技術可以幫助稀土企業的生產操作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提高安全性并降低維護成本。與此同時,還將使稀土企業能夠增強利用自動化,人工智能,增強現實和物聯網的“智能工廠”。5G不是某一項技術的突進或突變,而是一系列新技術的創新集成,除美國之外,中國已經占據了5G技術的主動權。
例如,5G手機攝像頭應用了稀土鑭的玻璃,也稱為鑭系光學玻璃,在其組分中含有較多的稀土氧化鑭(La2O3),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特性,它是制作光電產品讀寫鏡頭和成像鏡頭必備的高品質光學玻璃新材料,能有效地擴大鏡頭的視場,改善儀器的成像質量,使鏡頭小型化、輕量化。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工信部去年12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指出,新能源汽車新車的生產和銷售量占比由原來計劃的20%提高到25%,到2025年,中國將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2017年公布的20%提高到25%。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必將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該行業的發展勢必將帶動稀土業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對混合動力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來說,小型化大功率的驅動電機是必須的,而現在這些電機又要大量使用稀土。
在醫藥領域,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由于物理化學性質較為特殊的原因,近幾年來,被廣泛應用在醫學與生物化學領域。例如,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王乃興研究員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稀土化學位移試劑,主要作為核磁共振成像儀耗材,提高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信號清晰度和信噪比的效果。
業界人士分析,未來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中,幾乎每一個產業都要用到稀土,而且這種需求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替代以后也會帶來犧牲環境、性能等負面效應。從數量和體量上看,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未來產業或許是我國產業結構中最小的一部分,但從潛力和前景來看,培育未來產業就是搶占前沿技術產業化先機,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Betty)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