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近日向江西省贛州市自然資源局移交了支撐服務贛州脫貧攻堅廢棄地質調查階段性成果。
2020年,實驗測試中心牽頭組織編寫了贛州市及贛縣區、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尋烏縣廢棄稀土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成果階段性報告6份,編制了贛州市廢棄稀土礦山生態修復效果對比圖集1冊,系統總結了2017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支撐服務贛州脫貧攻堅廢棄稀土礦山調查所取得的成果。工作人員基本查清了贛州稀土礦山開采造成生態破壞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程度、范圍和遷移轉化規律,評估了廢棄稀土礦山修復治理的成效;為贛州及四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廢棄稀土礦山管理提供基礎數據近萬項,利用自主研發的廢棄稀土礦山生態修復技術建設廢棄稀土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區2處,開展稀土礦區修復土壤優質藍莓種植示范;幫助四縣自然資源局開展廢棄稀土礦山圖斑精確核查200余處。調查成果有效解決了廢棄稀土礦山基礎調查數據嚴重不足、修復治理成效缺乏系統總結等問題,有效支撐了贛州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
贛州市自然資源局、贛州龍南市政府、贛州市贛縣自然資源分局分別向實驗測試中心贈送了錦旗,對相關項目組開展的地質工作表示感謝。
實驗測試中心表示,支撐服務贛州脫貧攻堅礦山地質調查和生態修復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需多方共同努力,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形成一套可推廣應用的技術方法,為破解全國此類問題提供“示范窗口”。該中心建議,依托項目組稀土礦山生態修復核心技術,充分利用廢棄稀土礦山資源,建立以高附加值礦山生態修復為主的新型經濟體,解決就業、增收問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來自實驗測試中心相關處室,贛州市自然資源局及贛縣區、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龍南市、尋烏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的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成果移交活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