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稀土真的“稀”嗎?其實不“稀”。在剛發現稀土的時候,由于提純技術和分析技術的水平所限,誤認為稀土很少,后經科學勘探證實,稀土元素的地殼豐度總和為0.016%,鈰元素的儲存量幾乎接近銅,銩和镥的儲存量甚至高于銀,由此可見,稀土并不“稀”,只是賦存狀態不同。
稀土真的神奇嗎?稀土元素因其自身獨特的電子結構而賦予其優異的光、磁、熱性能,可以與其他的材料形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功能材料,并大幅度地提高其他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稀土如何體現價值呢?稀土材料作為核心關鍵新材料的一種添加劑或是助劑,在高端材料應用領域消費量是有限的,稀土資源的價值主要通過添加稀土材料或應用稀土材料器件來體現。
稀土在全球儲量很多,給稀土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與其他金屬作用,又有這么神奇的效果,為稀土研究提供了許多方向;但最終是通過終端產品的應用來體現自身的價值,這說明稀土產業發展還得依托科技,在終端應用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我國是全球稀土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品位高、礦點分布合理。隨著我國稀土永磁電機、國產汽車尾氣催化劑和器件、稀土脫硝催化劑、高端稀土激光晶體、閃爍晶體、超高純稀土金屬和化合物以及高性能稀土合金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更為稀土新材料應用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幾年來,雖然我國稀土科技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世界其他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以稀土永磁材料及稀土永磁電機為例,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燒結釹鐵硼磁鐵速凝薄帶和氫淬制粉等生產技術,具備了生產中高檔產品能力,總體產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是,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的質量與產品一致性都還存在較大差距,裝備自動化程度有待提升,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國際競爭力不強。
2018年,美國出臺對中國商品征稅清單,里面未包含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和稀土永磁材料,充分說明美國對我國的稀土原材料有較高依存度,但從中長期來看,美、日等發達國家勢必會高度重視并解決稀土原料的來源問題,對稀土元素的減量化和替代將是必然趨勢,這就倒逼我們要加大科技攻關力度,不斷提升稀土元素利用價值,生產出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
目前,我國稀土原料產品供應大國地位相對穩定,從長遠來看,我國稀土行業應該站在全球一體化的高度來審視整個稀土產業鏈的發展。上游冶煉分離產業應開展綠色環保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及新工藝的創新突破,通過提升稀土原料產品質量,大幅降低成本,保證產品合理的性價比,鞏固稀土資源大國地位。
稀土新材料及終端應用堅持創新開發,不斷擴大稀土應用領域,成為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技術強國。事實上,稀土終端化就能促進產業高端化。國家幾部委聯合下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明確,加快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及應用器件產業化,因此,做大做強稀土產業的出路就在于促進稀土應用領域的擴大和產業鏈的延伸,我國稀土產業應樹立開放、共享和協同發展理念,不斷在終端產業上取得更大突破。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Betty)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