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取一定的碳化硅微粉,加入一點水,攪拌后,國外可如茶水般倒出來,國內產品可能連攪拌都攪拌不動。即使能如茶水般倒出,但又很難同國外一樣同時保證產品的韌性。這是國內碳化硅微粉的弱項,也是碳化硅微粉行業一直存在的兩大課題:粗粉的整形,細粉的改性。尤其是碳化硅微粉的整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距離。
圍繞碳化硅微粉的整形,2020年10月28日,在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第三屆新型陶瓷技術與產業高峰論壇”召開期間,我們邀請到專注碳化硅微粉近二十年之久的濰坊凱華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的辛國棟總經理做客“對話”欄目,進行視頻訪談。
碳化硅微粉的顆粒整形有何意義?
碳化硅粉體的形貌、粒徑大小、粒徑分布、相組成、雜質含量等特征對碳化硅基陶瓷材料的成型、燒結、致密化、顯微結構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辛總告訴記者高端碳化硅微粉市場長期被國外占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碳化硅微粉的整形。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對生產工藝的要求,碳化硅制品行業對原料微粉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于粗粉的球形化,高密度,細粉的高流動性,高固相含量,高端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如何提高碳化硅微粉的顆粒形貌,提高微粉的檔次與品質,滿足高端碳化硅制品對原料的要求勢在必行。
碳化硅整形的方法及設備有哪些?
國內對SiC粉體的形貌控制研究起步晚,整形方法主要是以機械法為主,即球磨整形工藝法,但目前利用機械球磨法難以獲得高純超細SiC微粉。辛總告訴記者,目前碳化硅微粉主要是通過氣流、濕法整形。對于所涉及的設備,主要有砂磨機、氣流粉碎機。但由于SiC屬于共價鍵化合物,當Si原子與C原子相結合時形成具有共價鍵的類似于金剛石的四面體結構,這種結構決定了碳化硅晶體具有非常高的硬度,所以沒有完全適合SiC微粉整形的設備。對此,凱華根據多年的經驗和研發,自主生產了具有國家專利的碳化硅微粉整形設備。
據辛總介紹,凱華主要改造生產了兩種設備。一種是砂磨機整形。通過對砂磨機內部改進,包括調整砂磨機的分散輪尺寸形狀,分散輪數量,紊流區域的計算等,進行適合不同粒度微粉整形需要的改進,同時調整微粉料漿的PH值,粘度,溫度,流速,砂磨機轉速,電流等數據達到微粉整形的目的,這種整形后的微粉粒度分布寬,球形化明顯提高,振實密度高,適合于擠出成型等成型方式,缺點是對于粗粉不合適。
另一種是氣流整形。凱華自主研發了碳化硅氣流整形設備,由壓力罐,整形室,循環罐,分級設備等組成,通過調整進氣壓力,進料速度,料倉料位,氣流方向等數據,對不同的碳化硅微粉進行整形,整形后的微粉粒度分布調整范圍寬,適用于注漿成型,擠出成型等成型方式。目前凱華的氣流整形設備已經到了第三代,整形的產品粒度可達5微米,這在國內是一個極限。
通過什么方法或設備檢測碳化硅微粉整形的效果?
辛總告訴記者,目前碳化硅微粉整形效果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圖像儀。通過對一定數量的微粉圖像檢測,比較,進而分析微粉的圓形度。另一種是電鏡掃描。這種方法可以比較直觀的觀看微粉的顆粒形狀。再者就是振實密度測量。把整形前后同樣粒度分布的微粉恒溫烘干一定時間,通過振動裝置振動,以質量體積比計算振實密度,進行比較,對整形效果進行評價,以此作為檢測的標準。
據辛總介紹,目前企業最常應用的是振實密度測量,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操作。
打造完善的碳化硅微粉解決方案,為用戶創造價值
凱華公司專注碳化硅微粉生產近二十年,所生產的微粉具有高密度、高流動性等特點。辛總告訴記者,高密度產品就是凱華整形的產品,現在已經普遍應用于高端的反應燒結碳化硅制品、重結晶碳化硅制品、無壓燒結、硅碳棒以及汽車尾氣處理(DPF)等方面。
在問及凱華碳化硅的售后服務,辛總告訴記者,若出現問題,公司24小時之內必須達到客戶指定的地點進行必要的售后服務。但是,凱華的售后簡單輕松,因為他們把工作做在了前面。 從一開始接觸客戶,凱華就會把公司的產品特點、應用方向以及對客戶整個工藝的影響等都做足了溝通與交流, 而且會隨時根據客戶的生產進度進行質量跟蹤,盡量避免事后問題的發生。
對于研發,辛總表示一個企業若沒有研發,就沒有更高的發展。凱華一直致力于研企結合。公司同國內著名的學校、研究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改進、提升設備,努力把產品做到更好。對于未來,凱華仍將致力于碳化硅微粉的顆粒整形與細粉的改性,國產碳化硅微粉的這一弱項,就是凱華努力的方向。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三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