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了使新能源汽車早日替代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革命正加速進行著,各家企業都在抓緊研發更安全、續航更久的動力電池,來保證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力。落后的電池技術,不僅是對于各種前沿應用的制約,更是對新能源革命的阻礙。
電池技術,是新能源革命的第一推動力。
為什么是固態電池
傳統鋰電池,無論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電池的續航里程,理論上可以達到350wh/kg,如果再加上各種電池管理系統能夠做到全系統300wh/kg,基本就是極限。
固態電池有著比傳統鋰電池更強的能量密度,可以輕松突破350wh/kg大關,相對于傳統液態鋰電池也更容易解決鋰枝晶的問題,更加安全。這就好比一道天塹,無論是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還是安全問題都是傳統液態鋰電池無法比肩的。
汽車革命還有多遠
電動汽車要想真正取代燃油汽車,要從根本上實現兩個突破,第一個是擺脫對于政府補貼的依賴,提升電池經濟性;第二個是從續航里程上追平甚至超過燃油汽車。
對于政府的補貼,近幾年已經開始逐步下調,并且提升要求,對于能量密度達不到要求的企業政府也將停止補貼。過幾年可能會停止對于動力電池的補貼,所以企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研發新一代固態電池,降低固態電池成本,以此來降低整車成本,提升整車經濟性,增加購買競爭力。
對于續航里程問題,這也是固態電池為什么誕生的主要原因。傳統液態鋰電池無法保證長程續航,倘若需要出遠門,路上的充電樁又少,這將是電動汽車使用的一大局限性,要想讓電動汽車的續航超越燃油汽車,還是要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實現快速充電。如果每次充電都要花費數十分鐘,這無疑會讓消費者在出行方面感到不便,這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千億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目前對于固態電池這個新興領域來講,各企業都處于軍備競賽階段,不論是整車企業大眾、特斯拉、比亞迪等,還是電池企業QuantumScape、LG化學、三星SDI和SKI、松下等,甚至是一些像恒大、蘋果等一些“外來”企業,也紛紛入局固態電池行業,這側面表現出了固態電池這一市場巨大的吸引力。
固態電池市場就好比是一塊拼圖板,拼圖在各家企業手里,誰率先研發出固態電池并且商業化成功,誰就 “拼”的多,誰就是最后的佼佼者,這也是在與時間賽跑。
時勢造英雄,一切交給時間。隨著產業投入加大,產品性能、成本、技術困難等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參考資料:
錦緞.特斯拉、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們的終極戰場:固態電池.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