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消費電子展(CES)上,電子產品制造商松下表示,將致力于開發不使用鈷的鋰離子電池。鈷屬于稀有金屬,因價格較高,成為電動汽車電池成本的一大障礙。松下打算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將鈷的使用比例從現在的低于5%降至零。
鈷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0.001%(質量),自然界已知含鈷礦物近百種,但沒有單獨的鈷礦物,因此產量稀少,價格昂貴,全球大部分鈷產量來自剛果(金)和贊比亞。由于鈷不參與電化學反應,在高鎳的同時降低鈷含量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降低電池成本的好辦法。因此,在以高鎳體系為共識的前提下,包括松下、LG、寧德時代在內的主流動力電池公司都在努力降低鈷的使用率。
特斯拉作為松下長久的電池供應客戶,此前就已經宣布計劃將鈷的使用比例降為零。同時松下也在鉆研固態電池,但至今還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北美業務負責人邁克爾·莫斯科維茨(Michael Moskowitz)表示,松下將與專注電動汽車電池回收的初創企業Redwood Materials合作,致力于電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而Redwood Materials的創始人正是特斯拉前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J.B.Straubel)。
例如此前蔚來發布的150度固態電池,仍將使用少量隔膜、電解液等,應歸類為“半固態電池”,只是定義為固態電池的固液比例比較模糊。以鈷酸鋰和三元材料作為正極的固態電池,含鈷,這種固態電池并不是無鈷電池。不論是無鈷電池,還是全固態電池,還是無鈷全固態電池,都是后鋰電時代的發展方向,但是由于技術的難度性高和成本的制約是這些技術成功走出實驗室所要逾越的。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