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由于新能源產業鏈中,磷酸鐵鋰需求高速增長,而原材料磷礦石產量較2016年下滑了近40%。供需矛盾下,產品出廠價格已達近十年來年最高水平。 目前磷酸鹽產品仍處于供應趨緊態勢。
截至2021年6月底,55%粉狀一銨主流出廠價格3200元/噸,較年初上漲57.25%,較去年同期上漲77.78%,已達近十年來年最高水平;64%磷酸二銨平均出廠價3350元/噸,較年初上漲38.43%,較去年同期上漲56.91%。
有行業內公司在滿足安全環保政策前提下,最大限度開車。 近期,磷酸鐵鋰重回鋰電正極材料主流,需求高速增長。由于涉及鋰電池新能源領域的應用,行業對于磷酸鐵的純度要求極高,因此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由高純磷酸或高純磷酸鹽進行制備,這進一步提高了對于磷礦石的間接消耗量。然而近年來,隨著“三磷”整治的不斷推進,磷礦石供給端收縮明顯。 2020年國內磷礦石總產量為8893萬噸,較2016年的歷史高點下滑約38.4%。在目前多家企業投產磷酸鐵、磷酸鐵鋰的情況下,磷礦石供應緊張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未來磷酸鐵鋰需求量有望持續超預期,預計2025年中國磷酸鐵鋰需求量可達207萬噸,總磷加工能力大的企業將受益。磷酸鐵鋰需求所到之處將會引發短缺,磷化工產業鏈將形成三重機會。 首先是高純磷酸和工業一銨的短缺,壁壘主要在黃磷和磷肥轉產高純磷酸和一銨的產能擴張周期;第二是黃磷和磷肥的短缺,壁壘主要體現在磷化工的擴張政策限制;最后是磷礦石的短缺,壁壘體現在磷礦石的政策壁壘和資源稀缺性。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