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曲靖德方納米年產4萬噸納米磷酸鐵鋰項目正式投產
7月5日,曲靖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年產4萬噸納米磷酸鐵鋰項目投產之日。德方納米董事長、總經理孔令涌攜德方納米高管、優秀供應商代表等一同參加投產儀式。該項目于2021年1月5日開工動土,歷時6個月,于2021年7月5日試投產,項目投產后具備年產4萬噸納米磷酸鐵鋰能力。這是德方納米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進一步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推動納米磷酸鐵鋰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同時,可為當地提供上千就業崗位。
證監會同意長遠鋰科、廈鎢新能科創板IPO注冊
近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動力電池“軍備競賽”升級 中航鋰電等二季度密集擴產
2021年二季度,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相繼在二季度進行了簽約、開工、投產等新投建舉措,其中以中航鋰電的動作最為密集,僅在5月份,其就先后與福建廈門、四川成都、湖北武漢三地達成合作協議。
增續航 更安全:車載全固態電池領域掀起“大戰”
日媒稱,時下,被稱為“后鋰電池”而備受期待的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競爭已拉開帷幕。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豐田計劃在2021年內公開使用固態電池的試制車。德國大眾則與美國新興企業合作,計劃于2024年前后開始生產可大幅延長純電動汽車續航距離的電池。大眾的電池系統開發部門負責人弗蘭克·布洛梅認為,全固態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開發的“最終章”。目前大眾正在與美國硅谷初創企業Quantum Scape合作開發全固態電池。
此外,德國寶馬也宣布,擴大對其投資的美國電池初創企業Solid Power的出資規模,計劃于2022年采購測試用電池,2025年之前開始對配備全固態電池的車輛進行路測,2030年之前上市。降低成本的技術開發競爭已經開始。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新興企業Sakuu Corporation掌握了利用3D打印機制作全固態電池的技術,該企業表示“我們能以競爭產品一半的成本進行生產”。日本零部件制造商武藏精密工業已向該公司出資。
國際領先 長虹在高性能硅基負極材料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記者從長虹控股獲悉,目前,長虹新能源材料實驗室已完成800~1200 mAh/g以及1200 mAh/g以上容量規格硅基負極系列產品的開發,其首次效率(>90%)、循環壽命、體積膨脹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能夠滿足鋰離子電池高能量密度、長續航能力和高容量需求,未來將廣泛應用于數碼產品、電動汽車等領域。另據了解,長虹新能源材料實驗室在高性能鈦酸鋰負極材料制備技術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該項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有效提升了電池常溫倍率充放電性能、高低溫性能、循環穩定性,同時電池安全性得以大幅提升。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高安全性鋰電池特色材料體系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由該所固態能源系統技術中心自主開發的高安全性鋰電池特色材料體系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在構建高比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方面已經形成了特色的材料體系制備方法和規模化制造技術,相關成果與技術已申請PCT專利6項,申請國家專利190余項,授權90余項,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安全性固態電池體系核心技術,并入選了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為助推動力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和規模化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固態能源系統技術中心高比能、高安全電池體系研究進展示意圖 黃浪 馬君 崔光磊供圖
住友:今年電池用鎳將增長18%
日本最大的鎳冶煉商住友金屬礦業公司(Sumitomo Metal Mining)近日預測,今年全球電池用鎳量將較2020年增長18%。住友金屬為特斯拉電動車裝配的松下鋰電池提供電解鎳,該公司稱,可充電電池鎳需求量將從2020年的19.3萬噸增至2021年的22.8萬噸。鎳主要用于生產不銹鋼,但也作為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的非常重要的材料,未來需求量將加速上升。2021年全球鎳需求量預計為258萬噸,增長9.2%,供應量預計為263.8萬噸,增長5.8%。
新材料應用將推進錳價上漲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高性能電解二氧化錳、錳酸鋰、高純硫酸錳等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據機構預測,未來5年錳酸鋰將迎來暴發式增長,到2025年,市場需求至少將達到40萬噸。有專家表示,隨著傳統電池生產工藝和技術逐步退出市場,使用錳酸鋰等新興電池作為交通工具的動力源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企業應抓住這次機遇,不斷做深、做優產品,力爭將電解二氧化錳做成繼金屬錳之外的又一大主力市場。
資訊來源:德方Energy、科技日報、自然資源部、中國經濟網、參考消息網、中國礦業報、蓋世汽車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