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能源燃料公司(EF,EnergyFuels)和尼奧新材料公司(NeoPerformaneMaterials)建設了一條從美國到歐洲的稀土供應鏈:一裝滿20噸碳酸稀土產品的集裝箱從EF公司在猶他州的懷特梅薩選礦廠運往尼奧公司在愛沙尼亞的稀土分離廠。
碳酸稀土分離出來的產品是稀土氧化物和其他稀土化合物。據知情人員透露,今后將有更多的碳酸稀土將以這種方式進行運輸。
資料顯示,EF公司是北美地區一實際投入稀土加工生產的公司,而其他企業還在進行實驗室試驗和許可申請中。尼奧公司是歐洲目前一稀土氧化物分離企業,而美洲尚無稀土分離設施。
未來2-3年,懷特梅薩除了能有稀土分離的能力外,還將具備生產稀土金屬、合金以及*磁鐵的能力。懷特梅薩選礦廠計劃雇傭法國公司卡斯特進行概略研究,包括選礦廠開發稀土分離能力所需的投資和生產成本。
這條從美國到歐洲的供應鏈將擴大尼奧公司在愛沙尼亞稀土產品的附加值,以滿足歐洲對稀土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其憑借著自身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熱學、磁學等性能,成為了現今清潔能源和現代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原材料,廣泛應用于風力渦輪發電機、電動汽車、智能手機、催化劑、醫藥和國防中。
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消費國,中國每年大約向世界供應90%的稀土。為了擺脫對我國稀土依賴,近幾年歐美動作頻頻,除了新建的從美國到歐洲的稀土供應鏈外,還有以下動作:
2021年2月,美國總統要求政府對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原料的供應鏈脆弱性進行評估。
2020年,德克薩斯州的兩位國會議員提出了《美國稀土回收法》(《RAREAct》),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另外,美國參議員特德克魯茲還提出了《2020年離岸稀土法案》和《礦石法案》。
2019年11月,美國軍方計劃出資在美國本土建設稀土加工設施,設施投產后將為軍事用途加工稀土。
自2019年以來,美國就向澳大利亞、加拿大、蒙古國以及非洲的多個國家尋求稀土幫助,并聯合齊開發稀土加工廠。2019年5月,澳大利亞就與美國公司簽署合同,將在美國建立稀土工廠;2019年7月,美國總統和蒙古國總統討論了關于稀土方面的礦業投資;2019年9月,澳大利亞計劃花費57億澳元建設15個稀土項目,旨在為美國提供稀土產品。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